第533章 铁马金戈(4) - 汉鼎 - 南海十四郎
第533章 铁马金戈(4)
顺便将准备让武宁军单独成军的事情说了。
李怡禾说道:“既然如此,就命令刘知俊从千牛军中,调换两千四百人的装备,迅速北上。至于千牛军的装备空缺,南下镇海地区的时候补上就是了。江南地区的武器装备,充足得很。”
刘鼎点头说道:“甚好。”
朱有泪说道:“那……杨鹭飒那边,要不要训斥两句?”
刘鼎摇头说道:“这事他也是不想的,恐怕这时候也憋得慌,正在自我检讨呢!我们再训斥,只怕会适得其反。嗯,还是以安慰为主,告诉他武宁军已经北上,归属他指挥就是了。同时,勉励他一下,徐州战局只是出现一些挫折而已,要有信心,打败宣武军是个漫长的过程,想要一蹴而就,那是不可能的,他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李怡禾说道:“那……攻击苏州……”
刘鼎说道:“如期进行。”
李怡禾说道:“是!”
刘鼎说道:“看你们担心的样子,徐州的战局,只是有些挫折而已,咱们还没有输,怕什么?”
顿了顿,刘鼎自信的说道:“咱们毕竟是有优势的,我们掌控的人口、资源、财力、物力,都要比宣武军多得多。朱温想要攻下徐州,恐怕不容易。咱们只要不再骄傲,不再麻痹大意,朱温就没有得手的机会!”
李怡禾和朱有泪想想也是。
杨鹭飒的手中,毕竟还有一个尚未动员的佽飞营,即使宣武军来到徐州,同样会受到鹰扬军的迎头痛击。鹰扬军虽然丢失了丞县,但是也同时缩短了战线,兵力更加集中。宣武军想要拿下徐州,的确没有那么容易。随着战役的发展,宣武军的伤亡,会越来越大,伤亡到一定的程度,朱温就必须撤退了。
刘鼎若有所思的说道:“看来我们对宣武军的人才,认识得还不够全面啊!”
朱有泪说道:“这个丁会,有关的资料很少。”
李怡禾说道:“倒是让我想起钱鏐的使者,那也是个人才,我们对他的了解,同样不多。”
刘鼎好奇的说道:“钱鏐的使者,叫什么名字?”
李怡禾说道:“罗隐。”
刘鼎说道:“如何看出是个人才?”
朱有泪说道:“大人没有听过他的诗么?”
刘鼎摇摇头。
朱有泪便详细解说起来。
原来,这罗隐,是个实实在在的怪人,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个标准的愤青。他大中十三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罗隐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已经55岁的他,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这些官职都是七八品的小官,当然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然而,此人的确口才了得,无论是关任杰还是史光璧,都不得不对其表示尊重。
罗隐的诗句,大多简短而通俗易懂,寓意却非常深刻,如诗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家财不为子孙谋”“今朝有酒今朝醉”“任是无情也动人”等,都在民间广泛流传。其中最出名的诗句,乃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蜂》一诗。
刘鼎有些惊讶的说道:“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句诗是他写的?”
朱有泪说道:“正是。”
刘鼎又说道:“他还不走?”
朱有泪说道:“可能钱鏐还安排他另有要事,只是时机未到,所以没有向我们透露。他就住在城南的一个大户人家那里,我们随时都可以找到他。”
刘鼎点点头。
钱鏐虽然派出号称江浙第一神将的顾全武进攻越州,但是,在董昌做好全面准备的情况下,钱鏐未必能够实现自己的速战速决计划。万一战斗失利,这位叫做罗隐的使者,才有可能透露钱鏐的真实想法。
不知不觉间,刘鼎想到五月十五要进行的考试,不知道这样的考试方式,能不能淘到一些真正有才华的人?好像李神福、王景仁、刘知俊等将才,都被埋没在军队里面,而多少像罗隐这样的人才,又会被埋没在芸芸众生里面呢?
未来,任重而道远啊!
龙纪元年的五月,鹰扬军周边地区,都是战火连连。
徐州的战局,由于丞县的突然失守,顿时显得扑朔迷离。宣武军大军南下,鹰扬军严阵以待。南下的气势汹汹,固守的众志成城。一时间,即使是最高超的战略家,现在也未能推断出最终到底谁是赢家。
受到极大刺激的朱温,提十万大军,扑向徐州,表面上看起来是气势汹汹,但是在明眼人看来,更像是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宣武军几乎搜刮了山东地区的壮丁,投入到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里面来,导致自己的后院出现了眼中的骚乱,登州刺史方平,就死于镇压民众暴乱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