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8种人生,8种高度,8种智慧 - 梦想涟漪 - 娴漪
唐宋八大家,他们个个饱经沧桑,几度沉浮,但不羁归不羁,狂放归狂放,玩世也好不恭也好,他们各自都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韩愈:读书,写字,保持节操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原毁》一个真正的君子,他必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他人宽容而简约。
对自己严格全面,就不会发生懈怠。对别人宽容简约,别人都乐意做好事善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柳宗元:美不自美柳宗元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马退山茅亭记》美是在人对事物的领悟之上得以体现,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人的领悟,也就无所谓美。
苏轼: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留侯论》勇也有很多种,就这就是做人的境界,真正能做到心如止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能有几人呢?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还一定要有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于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粒米粟。
繁华世界,每个人不过是过客,来去匆匆,蝼蚁一样渺小。苏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太玄论上》说话必须经过思考,经过感受,经过实际接触,才能一语中的,易于为人们接受,否则夸夸其淡,信口开河,必将贻笑大方。
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用间》把心思用在公正上,振臂一呼犹如纲举日张一样,响应甚多;把心思用在欺诈上,作事好像是补了一百处漏洞,而又出现上千处漏洞一样,防不胜肪。
苏辙:凡事看淡,寸心必安苏辙字子由,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气则可以通过涵养而得到,苏辙直接说,文章就是作者气的有形体现,所以把气养好了,文章自然就成了。
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欧阳修:凡事沉住气欧阳修号醉翁,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选自欧阳修《诲学说》人都要经过雕琢磨砺才能有所作为,人的习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质环境影响的,若不能时刻磨炼自己,提升学识修养与品德内涵,就会舍君子而为小人了。
王安石:无限风光在险峰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