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姜慕白的身世 - 明末乱世江山 - 东庐夕下
将近三百人的队伍倒是颇有些规模,只是这三百人怎么看怎么像难民,一丁点威武雄壮的气势都没有。李爽骑在马上,与张达断后,看着拖拖拉拉的队伍也很无奈,无聊之中开始观察起来,这些人应该都是属于耐受力比较强的人,一路上默默无声的闷头走路。看着看着,李爽的目光落在了队伍最后的姜慕白一家三口身上,老太太拉着小儿子姜慕蓝的手,行进的显得有些吃力,姜慕白倒是一副轻松愉快的样子,像只小鸟蹦蹦跳跳,一会拽着弟弟,一会给母亲加油,惹的周边的人阵阵轻笑,赶路也似乎也轻松了许多。
说起姜慕白,李爽觉得有种被吃定的感觉。大早晨他们队伍出发时,姜慕白追上了他,一下子跪在他马前,要跟着他们的队伍走,李爽只得停下马,问她:“在这里有高墙坚城,那里可是破村一个,连屋子都不够,为什么要跟着去?”姜慕白抬起头,眼神清澈透明,依然是清脆的声音说道:“公子莫非忘了,那日我一家三口被公子所救,我说过,愿做牛做马报答公子恩情。”
李爽哑然:“姑娘不必如此,举手之劳罢了。”
姜慕白幽幽说道:“于公子当然是救命之恩,于我却是重如泰山……”
李爽失笑:“你可想好,这一去吃穿用度都没有,所需皆要自己双手获取,要吃饭得种田,要穿衣需纺布,要取暖需砍柴,艰难万分。不如你且留在城中,等待朝廷命官镇抚。”
姜慕白声音坚定:“公子且放心,我虽弱质女流,不会种田伐树,裁衣做饭都会,纺布可以学,慕白不怕吃苦。”说着声音又渐渐小了:“况且,公子疏忽了,我一介弱女子,如何在这城中生活?人心险恶,小女子是看透了的。”说着道出了实情。
姜家原来是一个小地主,比不上大富之家,却也有几百亩肥田,十几个下人,姜老爷这辈子颇为节俭,也善于精打细算,日子过的蒸蒸日上,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姜老爷有一次去收租子时被歹徒打伤,劫走了身上财物,偏生姜老爷这人要强,死拽着歹徒不放,那歹徒恼羞成怒,竟然用石头狠砸姜老爷脑袋,直把他砸的血流如注昏死过去才放了手。姜老爷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快不行了,抬回去连个交代也没有便撒手人寰。
留下了娘儿三个,那姜慕白年纪虽幼,却是早慧,帮着母亲打理家中事物,姜夫人只盼着能把年幼的姜慕蓝养大,顶起家里的事情,日子过的倒也平和。
可姜家三百多亩的上好田地,就像一块金饼子,吸引着贪婪之徒垂涎三尺。与姜家相邻的刘大海是藁城县丞的小舅子,为人刻薄贪婪,早就惦记着姜家的田产,姜老爷一死,可把刘大海乐坏了,思来想去捉摸出个好法子,让媒婆去姜家提亲,打算让姜慕白嫁给刘大海大儿子,说起这大儿子,就是在那日闹事时领头的一个人,后来被李爽一顿板子打的至今下不了床。提亲自然不成,姜夫人素闻刘大海品行差劲,一口回绝,这刘大海便勾结了县丞,设了个计策,用个水晶珠子逗引姜慕蓝,那小男孩从没见过这种事物,只觉光亮好玩,便在手中把玩,结果刘大海不经意间一吓唬,姜慕蓝失手把个五寸的珠子摔了个粉碎,这珠子其实就是玻璃球,只不过烧的比较大,是县丞托人从广东、福建寻回来的玩物,要说珍贵倒也价值不菲,却绝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
这刘大海一口咬定此为东海鲛珠,价值连城,非要姜家赔偿,张口管姜家要白银万两,不给便要报官。姜家有苦说不出,孤儿寡母没个依靠,只得答应用田产抵债。算了算田产,三百亩肥田折价三千两,还差的远,刘家逼迫的甚紧,又买通了县里上上下下,姜家哭告无门,反遭刘家威胁。无奈之下,姜夫人只得同意把姜慕白嫁到刘家,两边约定姜慕白年满十六,刘家便要明媒正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