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灵药 - 不死鸟的传说之一宿命 - 汉代蜜瓜

141 灵药 - 不死鸟的传说之一宿命 - 汉代蜜瓜

行走千年的女巫宿命141灵药

“当年先皇要立朕为皇后,朝中的那些大臣们,那些陇西的李家长孙家独孤家们,他们都反对。他们反对朕,不仅仅因为朕曾经做过太宗嫔妃,还因为他们认为朕出身寒微。他们这些豪门大族世代在陇西盘踞,历经数朝数代。铁打的豪门,流水的皇帝,江山变了又变,皇帝换了又换,可是他们这些大族永远是大族,在朝出将入相。皇后只能从他们的这些家族里产生。”

“而朕的父亲只是来自巴蜀的木材商人。朕做了皇后以后,才令人将太宗朝的许多历史都做了修改,给朕的父亲套上一个头衔,跟太宗皇帝套上了交情,仿佛朕的父亲是太宗皇帝的好友,临终前向太宗皇帝托孤,把年幼的朕托付到几乎跟他一样老的皇帝朋友的床上。其实朕的父亲跟太宗皇帝并无交情。他只是一个木材商人而已。他们看不起朕,他们鄙视朕,他们不允许一个木材商人的女儿母仪天下;朕的弘儿不希望看到他的母亲表现得比父亲更有才华;朕的贤儿更认为朕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圣人对女人的规范。”

“三思与承嗣对朕是真心的吗?朕不能肯定。他们的父亲死在朕的手里。朕的母亲不是朕那些哥哥们的生母。朕的母亲只生了三个女儿。阿草,想必你也知道,在这个世界里,一个女人没有儿子是多么悲惨的事。她跟她的女儿们只能任由前头夫人儿子欺负。朕的这些同父异母的哥哥们,他们的荣华富贵,他们的荣耀爵位都因朕而得,可是他们依然那么傲慢。别说同父异母的哥哥,就是同父同母的姐姐,她们因为我得到国夫人的封号,居然得陇望蜀,居然爬上朕的丈夫的龙床。”

“在这样的后宫前朝,谁是真情谁是假意?”

我听见一声长长的叹息。多少无奈,多少疑惑都在这声叹息中。

“阿草?你在哪里?”我听见女皇陛下的声音困顿而疑惑。

“臣在。”我回答。

女皇陛下释然的声音说道:“你趴在地上干什么?起来说话吧。”

我这才跪坐起来。虽然身上的伤已经好得七七八八,可是骨头上的伤还没有完全痊愈。起身的刹那,我感觉自己的骨头酸痛而僵硬。

“朕的那些臣子们,被朕修理过的臣子们,朕知道他们心中也有怨恨。可是,朕又何尝不怨恨他们?君臣母子,就是这样互相怨恨又彼此依存。”

“所以阿草,你若心中对朕有什么怨恨,朕并不奇怪,也不会怨责你。”说到这里,女皇陛下居然轻笑了一声。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承认自己的怨恨还是掩饰自己的怨恨。

女皇陛下等着我的回复。

良久我才艰难地说:“微臣一片忠心被误会,心中确实委屈。”

女皇陛下又是一声长叹:“也算难得了。”不知她说我是诚实得难得,还是忠心得难得。

女皇陛下沉默良久,又说:“这些日子朕难以入眠,总是头疼气短,心焦气躁。你给朕开副药吧。”

我垂首道:“陛下气息时强时弱,时徐时疾,还是要放开心胸才好。”

侍女在我面前摆上案几,摆上纸墨,我静坐片刻,提笔写下药方。

女皇陛下道:“前番案子已结,张柬之曾上奏要给你贬官,朕倒以为来俊臣的酷刑连狄仁杰都忍受不了,你被屈打成招也是情有可原,倒不必苛责。你仍旧官居原职,好好当差去吧。”

“陛下圣恩,臣不胜感激。”我例行谢恩。

我给女皇陛下开了一贴药。这一贴药是不是良药还没怎么被验证,太平公主就给女皇陛下献上了另一贴良药。而这一贴良药,确实治愈了陛下数日来的焦虑不安,频频失眠。

这一贴良药立刻轰动了宫廷。

在公开的场合,没有人敢谈论这贴良药。我和春雨恢复了宫内学堂的上课,每日与几位郡主一起听课。我们一如既往地认真读书,下了课各自回宫,鲜有交谈。

刚从洛阳府大狱回来,都晓得祸从口出。

可是回到了宫里,春雨的一张嘴却是忍不住的。她有事没事凑近我的耳边,向我报告这件轰动一时的事件。

“姑娘你不晓得,公主前儿午后进宫,带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年进来献给皇上。哎呀,那个少年长得,比女人还要妖媚,据说皇上宫里的宫女见了,一个个脸红心跳,都恨不得伸手在人家身上摸一摸才好。”春雨声调欢快,仿佛在说哪个宫女的风流韵事。

我静静地听,不发表任何看法。要说我不好奇那是在说谎。但是我知道我不问什么春雨自己也会竹筒倒豆子倒戈干净。

“哎呀呀,那个少年也就十六七岁吧?据说上次上元节高阳王搞了那台节目后,公主就在民间搜罗良家子弟组成乐班,特地请了师傅教授乐器舞蹈。这个孩子就是公主乐班中的一个,据说长笛琵琶各种乐器无所不通,舞姿优美,歌声悠扬婉转。哎哟,皇上当时就看中了留了下来,”春雨凑近我的耳朵,用极低极暧昧的声音说道,“据说当夜张易之就侍寝了,第二天一早皇上上朝前给了一大堆赏赐。下朝后奏章直接扔给上官大人,又跟那孩子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