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暗流汹涌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安道全着实是用药如神。只数日间。柴进身上内外伤俱大有好转。可以扶杖而行了。
这一日。高唐州万人空巷。都來城外乱葬岗子上解冤吐气。。原來今天梁山要处决高廉满门。不过和这些天來百姓控告的贪官污吏比起來。高夫人殷氏和殷天锡简直就成了唱配角的陪衬了。
高唐州的赃官真叫个多。怪不得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高廉这么个横行无忌的知府在。底下人能好得到哪里去。殷天锡纵然骄狠。但一个人作恶有限。反倒是底下抱成团贪腐的一大撮官吏积恶如山。其吏治之驰废。底线之沦丧。真是触目惊心。若不是梁山打下了高唐州。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这里百姓冤沉海底。永无出头之日。
行刑者皆是梁山在高唐州招募的新兵。新兵须见血。正好拿这些祸害百姓的禽兽來练手。同时兼报私家的血海深仇。正是一举两得。在梁山老兵的指点下。一天斩杀下來。百余把大刀都砍缺了。金钱豹子汤隆事后摇摇头。看來这些大刀只能重新回炉了。
柴进强扶着病体。看着处决了仇人。感慨万千。西门庆把他家家传的丹书铁券递了上去:“柴大哥。这个我借來把玩了两天。现在是还你的时候了。”
丹书。御用黄绫。以特制朱砂由官家亲笔书写对宠臣的眷顾之辞。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盖皇帝印玺。最后以矾绢了。千年不坏;铁券。形如覆瓦。面刻制词。底刻宠臣告身和其人子孙免死次数。质如绿玉。不类凡铁。其字皆用金填。象虎符一样分为左右两块。一块本爵收贮。一块付皇家内府印绶监收藏备照。
柴进呆呆地把着丹书铁券看了半天。突然手一扬。将这两件令西门庆赞叹不已的文物直丢进眼前的尸山血海里去。并淡淡地道:“世道如此。留之何用。”
他身边的无嗔和西门庆均默然。西门庆虽然觉得可惜。但也沒有想着去捡回來。只是不由得暗叹:“宋朝的铁券。后世的宪章。在腐党恶政之下。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皆成废物。”
梁山在高唐州安民放粮、招兵除奸已毕。终于是得胜班师的时候了。西门庆提调着小喽罗们把府库里未尽的浮财余粮都搬到徒骇河船上。这一次出军。虽然施舍给百姓不少。但高廉和他手下的虎狼之吏们都是刮地皮的好手。十去七八后。留下來的战利品依然令人咋舌。梁山算是发了笔横财。
高唐州百姓扶老携幼。直把梁山人马送出十里之外。至有不能相舍举家追随者。这些百姓西门庆自派人妥善安置。
行军十余日。兵马回到梁山。晁盖亮全队迎接。见了公孙胜、无嗔。Www。。com晁盖大喜。再看到山寨里又添了柴进、汤隆两个头领。不用说。自是摆筵作贺。
有人欢喜有人愁。继山东郓州之后。梁山又闹动了河北高唐州。宋朝北方官场震动。贪官污吏。人人惶惶不可终日。那高唐州归大名府博州治下。博州虽知杀了高廉。失陷了城池。但哪里敢來管。直等到梁山人马都走了。官员们这才写表差人申奏朝廷。
表上说甚么“本年五月。有梁山泊贼寇八万余人马。攻破高唐州。杀知府高廉以下官吏千余人。博州人马。上自知州。下自吏目。皆率兵丁捕役奋勇來救。与贼巷战于城中。贼虽为乌合之众。然蚁附而來做困兽犹斗。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亦使官军死伤极多。仗官家洪福。朝中各位大人筹划得宜。将士用命之下。十余日后贼人终溃。一路败逃出城。高唐复归国有。然城中百姓。已遭大劫。事关叛逆。理合飞行禀报。恳请朝廷派兵进剿。又及。高唐州经此一役。府库残破。不能恤民;博州受此兵火。亦财空粮竭。无以惠民。盼朝廷开垂天极地之慈恩。免博州赋税。并发钱米赈济”云云。
又有高唐州逃过一劫的官员。也都在博州知州大人的安排下。到东京城上访。他们的上访却是一帆风顺。不但沒有人截访。各级官僚兔死狐悲之下。更纷纷开方便之门。直把御状告到了徽宗皇帝驾前。
徽宗皇帝虽然昏庸。但却有点儿小聪明。他一看博州的奏表上说反贼有八万人马。他就先在心里乐起。自思从朕继位以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纵有怙恶不悛之徒铤而走险作乱。但天恩感化之下。无不受招安俯首归降。。这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从哪里能冒出八万反贼。不用问。这是博州一府故意夸大其词了。
高唐州有流民作乱。杀官闹府。或许是个真的。但一定沒有奏报上说的那样严重。博州之所以这么报。不外乎是奏本上说的那样。“府库残破。不能恤民;财空粮竭。无以惠民”。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其根本原因。不是兵火之过。而是官吏们贪污太多。实在沒法子补漏了。所以趁这个巧宗儿。或假死脱身。或恶人先告状。把故事都推到草寇的身上。
这道奏本在官家看來。就和守官仓的监守自盗太多。见应付不过去了。索性把官仓一把火烧了是同一个性质。官家以明君自诩。最是个宽仁的。他想这些官儿虽然欺君。但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他们提心吊胆。打洞扒灰。也不过是为了些微余粮而已。其实也很可怜。自己怎忍追究呢。
于是徽宗皇帝开天高地厚之恩。把这道奏本扔到一旁不理。高唐州官员。皆用好言安抚。Www。。com自进宫中。和赵元奴试新花样儿散心去了。
皇帝不急。高俅急。死了的高廉是他的叔伯兄弟。他是泼皮无赖出身。最讲酒肉朋友的义气。如果不能为兄弟报仇雪恨。以后谁还进他高二的门下傍虎吃食。如今童贯领兵和西夏作战。不在朝中。难以借力。于是高俅就去走大太监杨戬的门路。
要想打动圣心。先得揣摩上意。高俅不知道官家是怎么想的。他得先找官家的亲近人问清楚了。然后才好对症下药。以求一举成功。
杨戬压根儿不想理这事。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的兄弟门生。而且高俅这厮整天在自己面前“毬”來“毬”去的。这不是成心给自己这个沒“毬”的公公添堵吗。虽然姓高的跟自家算是同道中人。但这厮如今在官家面前忒也得宠。让人心中妒忌。须得借此机会打压打压他的锐气。
于是杨戬在高俅面前装傻充愣。打着官腔借虚言推托。高俅见不是头。就辞了出來。又往蔡京府里來。谁成想蔡京亦是支支唔唔。不能给他个实信儿。。原來蔡京还对西门庆心存指望。想要西门庆给他禳灾祈福呢。如今他派出去的人正在试图与西门庆联络。哪里肯來管高俅的事儿。反正梁山人马杀的是高唐州高俅的兄弟高廉。又不是大名府他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瞎操心实属无谓。
蔡太师已经老了。人老不以筋骨为能。能歇心一些儿。就歇心一些儿。歇下的就是挣下的。
高俅连碰钉子。不由得灰心丧气。回到家中。坐在书房里长吁短叹。高衙内嘻皮笑脸地上來请安。被他骂了出去。
一时间。高府里的奴仆噤若寒蝉。有机灵的便道:“若要解老爷之忧。非闻先生不可。”于是大家赶紧差人去请闻焕章。
闻焕章是高俅重金礼聘的幕客。其人颇有谋略。在京中交游广阔。言谈笑语。多为时人所重。因此高俅爱敬他。大多时候都是言听计从。今日一见高俅郁郁不乐。家下人等马上就想到搬兵闻先生了。
不多时。闻焕章到來。轻轻推开书房门一看。便哈哈大笑道:“太尉何故少乐。”
一见闻焕章。高俅眼前一亮。赶紧起身拉了闻焕章的手落座:“好我的闻先生。你真是我的及时雨啊。但凡你能早到一刻。我还忧闷个甚么。”
闻焕章便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太尉忧闷。小生且试为太尉解颐如何。”
高俅便一五一十。将高唐州之事尽数说了。然后苦着脸道:“如今官家不理。杨戬蔡京这干人也不上心。我欲为兄弟报仇。却是难也。”
“哦。”闻焕章听了沉吟道。“只是江南一游。近日方回。北方居然发生了恁大事体。这梁山草贼。居然凶悍到哪些地步。与之相比。江南食菜事魔教的教首方腊算是个安份守己的了。”
高俅便拉着闻焕章的袖子道:“管他方腊圆蜡。闻先生先帮我出个主意。必要对付了梁山才是。”
闻焕章点头道:“按说此事事关叛逆。梁山贼寇如此大弄。官家怎能不理。大人。你怎么看。”
高俅道:“先生。此事必有蹊跷。可这蹊跷是什么。我去寻杨戬时。那小妇养的却不理我。还拿话把子涮我。”说到委屈处时。已是气鼓鼓的如同大蛤蟆一样。
闻焕章摇头道:“太尉。杨公公可倚为援而不可树为敌。你这言语间。可得小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