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古怪的西门庆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第十七章 古怪的西门庆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从罗真人那里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之后。西门庆表面上古井无波。其实心中惊涛骇浪。

  这些日子以來。他想了很多。究竟想了些什么。沒有人知道。只有做为他床头人的月娘发现。自己夫君的眼睛里突然深邃了许多。她知道他肯定又变了。象跳过了龙门的鲤鱼一样。天火烧去了他那后顾之忧的尾巴。使他化成了真正的飞龙。。但不管西门庆怎么变。他都是她的夫君。

  月娘更希望自己能帮到他。但她知道在这个以男人为主的世界上。女人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用自身的温柔去慰藉他。拂去他衣上的尘垢。心上的疲劳。

  但今天。月娘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做得更多。因为西门庆笑着对她道:“月娘。你要帮我一个忙。”

  月娘愣愣地问:“帮什么。怎么帮。”

  “我要你如此这般。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这般如此。”西门庆说着拿出一卷写满了字的书纸來。指划分明。月娘越听越惊。踌躇道:“官人。我行吗。”

  女儿家的口气中有九分惊疑。但也有一分淡淡的雀跃。

  西门庆握住了她的手:“月娘。你行的。”

  只是这一句。就足够了。月娘义无反顾地点了点头。拿了纸卷。自去行事。

  西门庆则被探细人送來情报吸引住了。。寿张县令、辛卯科的状元郎江南给梁山山寨送來了密信。信写的虽潦草却力透纸背。语气也完全不是读书人沉静安稳的作派。

  信中说朝廷发下紧急公文。让地方州县配合呼延灼部剿匪。嘱咐梁山众人小心。最后信中写道:“……这个朝廷给不了百姓的。梁山给了。我就是想看到老百姓能有这么一点儿盼头。让他们觉得这日子还能熬下去。或者熬上去。所以。我这个状元。通匪了。实实在在的泄露了朝廷的机密。我通匪了。哈哈哈。我这样做错了么。谁能告诉我。……”

  西门庆完全能够理解江状元写信时的痛苦。他上任时來拜访梁山。或许还可以说是为官的自保之道。如今的天下官匪一家。算不得甚么;但这一回他却冒着掉脑袋抄家的危险给山寨送信。显然在他的心里已经抛弃了曾经要立志效忠的朝廷。这种理想崩溃的痛苦。西门庆在前世也经历过。

  轻轻地吐了口气。西门庆心道:“江状元。祝你好运。虽然有些东西崩溃了。但新房子都是在废墟上盖起來的。”

  此后的日子里。军报接二连三而至。呼延灼带领的围剿人马。离梁山越來越近了。西门庆派出去疏散梁山周围百姓的队伍都已经回來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大部分圆满完成了任务。但也有一些老住户故土难离。对这些拿命來固执的老头儿老太太。梁山的喽罗根本沒有办法。

  西门庆也沒办法。万幸的是。呼延兵一路进剿。却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梁山好汉都对其人高看了一眼。但同时也有些兴奋。。军纪如此严明的部队。其战斗力必然也是非同小可。來日杀场相逢。正是梁山的硬对头。

  不过男儿从來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能与传说中的呼延兵面对面的摩拳擦掌一番。固好汉所愿。

  刀明枪利聚一欢。莫因生死话辛酸。男儿豪情真如铁。杀场相逢亦有缘。。梁山士气高涨。头领也好。喽罗也好。无不延颈鹤望。盼着呼延兵到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这一日探马飞上山來。。“报。众位头领。呼延灼前部先锋已到山前。为首大将百胜将军韩滔。”

  聚义厅中顿时群相耸动。李逵第一个跳起身來。左右手的大斧碰得“当当”山响:“四泉哥哥。铁牛愿冲头阵。”

  小温侯吕方要给老丈人长脸。赶着出列道:“铁牛大哥。那先锋的呼延兵都是骑兵。你是步战。如何近得他们。不如把这头功。暂且让与小弟吧。”

  霹雳火秦明见林冲在高唐州下斩将立功。威震梁山。心中好不羡慕。今日有了临敌对阵的机会。他哪里按捺得住。也不管李逵和吕方正争得激烈。自顾自地出列道:“启禀元帅。俗话说头阵胜。阵阵胜。为保万全。请派末将出战。如有疏失。甘当军令。”

  旁边早闪出镇三山黄信。向上躬身道:“小将愿为秦将军副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同往前哨斩敌立功。”

  西门庆笑吟吟地看着大家你争我抢。互不相让。在房顶被众人的叫嚷声吹飞之前。轻轻地一拍醒木。“啪”的一下。虽然声音不高。但厅中立时鸦雀无声。众人个个回过头來。把希冀的目光盯在西门庆口唇上。

  却听西门庆轻飘飘地道:“呼延兵鼓勇而來。锐气正盛。兵法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且待那韩滔人马失了锐气时。再议出战。”

  众人面面相觑。但终究不敢违了元帅将令。只好各自收声。探马又去观敌瞭哨。

  过了半天。探马又飞报进厅來:“报。。。众位头领。韩滔人马已经疲惫。此时正退后十里埋锅用饭。”

  李逵听了直跳起來:“四泉哥哥。骑兵下了马。就狗屁不是。让铁牛带小的们过去。将他们都砍了吧。”

  西门庆放下手中兵书。却道:“铁牛大哥。英雄不打坐地汉。你趁人家吃饭时去讨便宜。纵然胜了。流传到江湖上时。也吃众好汉耻笑。还是且耐一耐性子。等这些呼延兵吃饱喝足。再堂堂正正的一决胜负。”

  厅中众人听了。面面相觑。李逵却喜道:“四泉哥哥说的是。”压着大斧又坐下了。

  林冲、吴用等精细人都把眼來觑西门庆。却见西门庆坐在位子上只是翻书。面上神色平平淡淡。显得高深莫测。

  又过了半晌。李逵终于再坐不住了。跳起來道:“四泉哥哥。这恁长时间。莫说是饭。就是一头牛。那厮们也吃掉了。铁牛请哥哥下将令。放俺出战吧。”

  西门庆大惊小怪地“唉呀”一声。Www。。com责怪道:“铁牛大哥。你怎么别的不说。却说那厮们吃了一头牛。你是铁牛。如今牛被那厮们吃了。此言大大于军不利。为保万全。今日是出不得兵了。。大家且散了吧。”

  众人听着。无不匪夷所思。西门庆见众人一个个面色怪异。略笑了笑。高声道:“军政司何在。”

  铁面孔目裴宣应声出列:“下吏在。”

  西门庆凛然道:“裴宣哥哥且传我将令。有一兵一卒私自下山出阵者。虽胜亦斩。”

  裴宣高呼一声:“得令。”便转身退下。有铁面孔目监察着。哪一个吃了熊心豹胆。也不敢犯禁私自下山了。

  再看西门庆时。却已经袖起兵书。转入后堂去了。留下了一厅的众人。一个个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宋江与吴用、柴进位于上首。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这时便拉了拉吴用的袖子。悄声问道:“军师。西门四泉此举何意。”

  吴用愕然摇头道:“吾亦不知。却不知柴大官人……。”

  柴进听了笑道:“先生莫问我。智多星尚不知的事。小弟哪里能想得明白。”

  吴用便叹道:“可惜晁盖哥哥不在厅上。否则请晁盖哥哥出口询问。四泉兄弟定然不能驳他的面子。”

  宋江问道:“晁盖哥哥哪里去了。”

  这个柴进却清楚。忙回答道:“晁盖哥哥这几日与一清先生、无嗔师兄、萧让秀才在后山水亭上饮酒辩论。小弟也听得几句。却也是得益非浅。”

  宋江吴用听了都瞠目。宋江便问道:“晁盖哥哥与公孙胜先生。无嗔大师一见如故。倒也罢了。甚么时候却把萧秀才也拉进去了。”

  柴进笑道:“他们却是在谈论玄理。一清先生说。佛门以空寂为宗。若洞悟圆通。则直超彼岸;道家以炼养为真。如得其枢要。则立跻圣位;而儒家《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解。《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乃孔夫子领悟了性命奥妙之说。只不过是因为要叙人伦、施仁义礼乐之教。方把命术性法之大道散于微言大义之间。一清先生因此总结道。。教虽分三。道乃归一。”

  吴用听了不由得以折迭扇击掌心叫好:“一清先生之言。直叫人顿开茅塞。”

  宋江却听得云山雾罩。茫然不知其中奥秘。但为了自己的面子。也跟着吴用连连点头:“果然是一清先生。”

  柴进又道:“无嗔师兄和萧秀才。却也不在一清先生之下。他二人一持佛家《中论》。一持儒家《中庸》。时而互相问难。时而彼此印证。妙语纷呈。求同存异之间。于释儒两家的连接沟通。俱有精微之见。晁盖哥哥和小弟。听得都是如醉如痴。若不是晁盖哥哥还牵挂着山前战事。小弟也不会出來这厅堂之上做耳报神了。哈哈哈……”

  若是探讨做吏之道。宋江还有几点墨水可供挥洒。但此时讨论起哲学问題來。他哪里听得懂、悟得透。听柴进说到山前战事。急忙顺杆爬:“今日之战。关系到我梁山气运。晁盖哥哥身为寨主。竟然还有心思谈玄论道。这……”

  听到宋江黔驴技穷一时语塞。吴用马上用开玩笑的口气支援道:“这却是虎狼屯于陛尚谈因果了。”

  想当初南朝梁武帝萧衍。叛将侯景的军队都已经打到京师围困了台城。他还在与和尚们奢谈着因果报应。就此留下了这个“虎狼屯于陛尚谈因果”的典故。今日被吴用引用。却是暗讽晁盖于兵凶战危之时。竟然对正事不闻不问。

  柴进家学渊博。自然明了吴用未尽之意。当下大笑道:“公明哥哥和军师见识却是差了。正因为晁盖哥哥在大敌当前时还有闲心谈玄论道。才见得梁山人马众志成城。视來犯之敌如无物啊。却不记得为君谈笑净胡沙的东晋谢安。”

  谢安是淝水之战时的东晋宰相。他侄儿谢玄带着几万人马去砍前秦符坚的几十万人马。别人都胆战心惊。他却悠然无事地在那里下棋。结果淝水之战胜利后。谢安的风度就成了千古佳话。

  宋江吴用虽然是打着梁山气运的旗号。责怪着晁盖的不尽职。但其中真意。还是影射着梁山现在的主帅西门庆。柴进虽然和宋江交情不错。但西门庆一來是他的救命恩人。二來西门庆还是龙潭寺的俗家掌门弟子。和柴家关系密切。柴进当然要偏着西门庆这边三分。因此用谢安直接把萧衍给顶了回去。

  吴用不想跟柴进辩论。宋江沒那个口才和柴进辩论。正尴尬微笑间。却见花荣秦明相跟着从后堂方向过來了。两个人脸上都有茫然之色。宋江便招呼:“花荣贤弟。秦明贤弟。何事竟至如此。”

  花荣过來道:“今日四泉哥哥行事颇有古怪。其中必有深意。于是我二人便去求见四泉哥哥。商议退敌之事。谁知他一概挡驾。莫说是小弟。连林冲哥哥、吕方郭盛他们都吃了闭门羹。。四泉哥哥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甚么药。”

  柴进听了。好奇心大作。起身道:“竟有此事。我却要去四泉门上走一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