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章 将军与宗室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第二五章 将军与宗室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古今中外的砖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一群善于胡说八道胡作非为。却干不了正事儿的聪明人。

  宋徽宗也解决不了讨逆人选这样的难題。万幸的是他还有个皇后。宋朝的皇后很多都不是等闲之辈。有一些后來当了太后的皇后比皇帝都厉害。

  所以当徽宗的皇后看到官家皱着个眉头的时候。就问道:“官家何故忧心。”

  徽宗想散心的时候会找赵元奴李师师。但想躲事的时候就会藏进皇后的深宫里來。那些文臣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到皇后的寝宫來聒噪他吧。这就叫人尽其材。

  听到皇后关心的问讯。徽宗终于可以埋怨了。把原委说了一遍后。他就感叹起來:“呼家将叛乱。这该如何是好。呼延灼啊呼延灼。你为何不叛于别朝。却偏要叛于寡人驾下。朝堂上那些尸位素餐之徒。连个讨逆之人都选不出來。都推到了寡人案上。。朕养这些描金粪桶何用。”

  皇后听着徽宗絮絮叨叨的抱怨。微微一笑。轻声道:“官家可还记得祖宗玉匣遗训。”

  徽宗心头电光一闪。愁眉顿展。忘情之下携了皇后的手说道:“梓童。你果然是朕的贤内助啊。”

  大宋的祖宗皇帝都留下了妙计盛在玉匣里。。杨家将造反了怎么办、折家将造反了怎么办、呼家将造反了怎么办……徽宗一向不喜欢这些玉匣。好象那些死了的祖宗比自己聪明多少一样。但现在麻烦事临头。徽宗又觉得就算祖宗比自己聪明些许。Www。。com那也不算坏事。

  于是徽宗让太监从内府文书监里找出了先祖玉匣遗训。打开一看。叹为观止。祖宗万事都考虑得如此周到。比自己强多了。。原來只消如此。就能让呼家将灰飞烟灭。自己为什么偏偏想不到呢。果然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

  徽宗第二天上朝。当文臣们喋喋不休地催促他派人兴兵讨逆时。他胸有成竹地道:“第九金枪班班直教头徐宁何在。”

  金枪班是皇帝最亲近的侍卫亲军之一。徐宁今日随驾。闻言急忙出列拜倒嵩呼万岁。。“臣徐宁在此。”

  徽宗轻飘飘地道:“朕命你统率金枪班。再点校精锐禁军。前往平呼延之乱。”

  马上有文臣不满了。。前回高俅那厮派了武将领兵。结果武将居然杀了监军反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官家应该引以为戒才对啊。怎么这回还是武将领兵。万一他们叛上瘾了怎么办。

  于是便有文官出列谏道:“万岁。武臣粗鄙。当不得大任。今日讨逆。还当以文臣为主才是。”

  徽宗便冷笑道:“爱卿所言有理。既然如此。便由爱卿领兵讨逆。必然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那文官一听吓得满身是汗。呼家将威名垂于大宋。他哪里有那个胆子跑去送死。看着政敌去送死还差不多。于是急忙叩首道:“臣椿朽之材。当不得大任……”

  徽宗便很有底气地训诫道:“既然当不得大任。你还做什么文官。去改任武职好了。”

  天威难测之下。那个倒霉的文官五体投地。不敢仰视。徽宗看到臣子畏服。心中大乐。喝道:“呼家将连环马纵横无敌。唯祖宗遗教钩镰枪可以克之。徐爱卿正是其中健者。他去不得。何人去得。尔等妒贤嫉能。是何道理。将有不利于孺子之居心乎。”

  众文官都赶紧跪了下來。有人便给蔡京使眼色。这时候就得老太师來力挽狂澜了。

  于是蔡京出列。因为他老而不死。所以有优待。不用叩头。只是躬身奏道:“圣上英明。臣附议。”

  此言一出。徽宗大悦。众文官大愕。

  昨日慕容彦达的家人送來书信。说慕容彦达被呼家将散禁在青州。家都被抄了。此刻正是望救目穿。蔡京的宠妾慕容氏一看之下。哭天喊地。寻死觅活。要蔡老头儿赶紧去救他的大舅子。所以今天蔡京也顾不得文官领兵还是武将统率了。先找个有本事的发兵到青州灭了呼家将才是要务。否则美人儿成天肿着个眼睛那叫个什么事儿。

  顺了徽宗的意。得了官家的欢心。蔡京又借好言安抚文臣:“圣上。此番兴兵干系重。不保万全不发兵。这监军人选须当慎重才是。”

  今天灭了文官集团的一道威风。让徽宗有些飘飘然。便笑着道:“京卿可有监军人选。”

  众文官一听。都是心中栗六。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老太师可千万不要推荐自己啊。已经杀了两个监军了。万一自己倒霉成了第三个……

  谁知蔡京移祸江东的本事一流:“讨逆之重责大任。除圣上股肱之臣。岂肯出死力。这监军一职。非宗室子弟不可。”

  这一说。徽宗和众文官都是连连点头。徽宗便传诏。令众南班官上殿。

  南班官都是皇家赵姓子弟。按赵宋前朝的几位先帝看來。这些叔伯兄弟都是信不过的;不过徽宗倒沒这份猜忌之心。他觉得比起外人。这帮宗至还算是替他省心的。

  传诏南班官上殿。这可是希罕事。赵家子弟面圣后。由一个排在最前面的节度使问道:“不知万岁召臣等何事。”

  赵宋的宗室子弟不给当官。只有虚职。最初封小将军。七次升迁后成为节度使。这辈子就算到头了。

  徽宗笑道:“今日金枪班徐宁领兵讨逆。军中少一名监军。不知哪位爱卿愿领此任啊。”

  众宗室子弟面面相觑。虽然当了监军可以出东京玩玩。但比起鞍马劳顿的军旅生活。还是当空头王爷混吃等死來得安逸。何况若做了监军。和武臣有了接触。就成了有缝儿的蛋。若日后被人进谗言。那可够人喝一壶的……

  一瞬间。老奸巨滑的家伙们就决定。。这个监军不当也罢。

  但宗室子弟里不全是老奸巨滑。至少就有一个楞头青。

  这小伙子名叫赵羽。Www。。com父母都沒了。天不收地不管。也沒人教导他那么多忌讳。他刚当上了小将军。正欢乐得不行。只是南班官属武职。宋朝歧视武职。文官三到四年升一迁。武官要七年才升一迁。虽然现在改成了五年。但赵羽年轻气躁。哪里等得了那么久。

  趁着现在有个当监军的机会。赶紧霸占住了。等这回打仗立了功。说不定还能连升三级呢。想到这里。赵羽“啵”的一下就蹦了出去。大声道:“小臣愿与我主分忧。”

  众宗室子弟又对望一眼。彼此心中叹息道:“还是年轻人憨厚啊。”

  不过也好。有了出头的椽子。也省了官家亲自点将。免了他们多少麻烦。小羽子也算是舍己为人了。

  于是朝议已定。Www。。com由金枪手徐宁领军。小将军赵羽监军。起精兵强将。去讨伐反叛的呼家逆贼。至于梁山匪徒。大家似乎都已经忘记了。安外必须先攘内嘛。

  当然。被梁山宰了兄弟的高俅是肯定不会忘的。但谁让他倒霉。推荐的呼延灼竟然杀了监军反叛了。要不是仗着徽宗的宠信。这一回就叫他在官场上万劫不得翻身。因此高俅也不敢多事。只在家里寻了一帮酸丁。帮他写乞罪的奏章。

  杨戬对八百里梁山蕴涵的财富当然也是念念不忘的。但推荐呼延灼他也有份儿。因此也象高俅一样。准备当几天缩头乌龟。他们可比不了蔡京。蔡京只写了篇青词。跟呼延灼半点儿牵扯都沒有。只有他们两个倒霉。

  其实蔡京也很倒霉。家里有个美人固然是赏心悦目。但若是这个美人整天窝在你怀里为哥哥哭哭啼啼。那也挺闹心的。所以一散朝。蔡京就把徐宁、赵羽召到自己家里來。好言勉励了一番。比征讨梁山时可要上心多了。

  最后蔡京问道:“此番征讨反叛。你二人可有方略。”

  赵羽兀自沉浸在太师召见的喜悦中无法自拔。别看他是姓赵的宗室子弟。其实赵家的宗室受待见的可真不多。南班官是卑贱的武职不说。行事稍微出挑一点儿就会受到当朝的猜忌。百官对他们的态度也很模糊。。象今天这样到名震天下的蔡太师府上喝一杯茶的机会。以后怕是再也沒有了。

  所以赵羽抱着天青盖碗直运气。他无比珍惜这次太师府做客的机会。以至于神驰天外。蔡京问他话他都沒听见。

  徐宁却是恭恭敬敬地道:“启禀太师。小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蔡京正容道:“关系国事。自然要畅所欲言。”

  徐宁便道:“呼家将虽为叛逆。但呼延一族。勇将辈出。禁军虽多精锐。斗起将來。只怕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蔡京捻须道:“徐将军何以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家之威风。”

  徐宁从容道:“太师垂询。不敢不以实告。”

  蔡京点头。脸上微露笑意:“徐将军果然有古时名将之风。不骄敌。不惧敌。此战胜已六七。。徐将军放心。将军先行。老夫自当选天下州郡勇将。为你后应。”

  徐宁大喜谢道:“劳太师费心。只恨小人无以为报。”

  蔡京这才道:“徐将军不必客气。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如今虽身陷叛军之中。却气节凛凛。义不从贼。真乃国之干城。老夫生平。最敬重此等忠信之士。今日便请将军留心。青州一行。务要解救慕容彦达性命。。国家之脊梁。岂容轻折乎。”

  徐宁深深点头:“小人谨记太师教诲。”

  言语交代完毕。徐宁赵羽辞出了太师府。将军监军又彼此客气几句。分头去了。

  徐宁回到家中。吩咐娘子道:“今日官家有旨。命我领军出征。讨伐反叛的呼家将。明日点校兵马。准备辎重。最多两日后便要出军。我那副雁翎锁子甲。你叫家下人等与我准备妥当了。”

  娘子忧心道:“我虽是妇道人家。也知道呼家将英勇难敌。官人此去。须得小心。”说着便想落泪。

  徐宁急忙宽慰道:“你看你。话未说得几句。倒把眼睛红了。。我有宝甲护身。蔡太师又许我精兵猛将做接应。呼家将虽勇。哪里奈何得了我。娘子放心。我这番出军。必给你挣一封诰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