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章 梁中书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听了那“莫须有”的罪名。张清就想一跃而起。虽然旁边有闻达、李成、索超、单廷珪、魏定国虎视眈眈。帐外更不知埋伏了多少刀斧手。但他沒羽箭张清可不是一个束手待毙、苟延残喘的人。
遇到冤屈陷害。凭什么不反抗。
谁知有人抢在张清前面跳起來了。一声大吼响彻营幕:“无耻。”声如乳虎啸谷。梁中书诸人皆惊。就听帐外“呼啦”一下涌进來几十条精壮汉子。以迅雷不及掩耳。将赵羽、徐宁、张清团团围住。
张清叹了口气。自己的身法到底还是比赵羽的大喝声慢了一步。此时想要揪住那梁中书作人质。已经是万万不能了。
赵羽恼羞成怒。他在徐宁张清面前信誓旦旦地打了包票的。要保两位师傅无事。谁知现在不但徐宁张清要含冤负屈地被擒。连他自己也跟着倒霉。
不过赵羽的皇级纨绔气混杂着少年人的义气发作。倒也很是唬人。就见他眼眉倒竖。戟指着梁中书诸人道:“你们好不要脸。将士们在前边为国厮杀。你们在背面扯我们的后腿。多少大事。都败在你们这班小人之手。还有那两个姓单的、姓魏的。我只当你们是好人。原來你们是先來做探子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到了这时候。跟着助纣为虐。”
梁中书见赵羽指着一帐人的鼻子乱骂。气势上居然丝毫不落下风。一时间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当下咳嗽一声:“小将军。你莫忘了你的身份。你是皇室子弟。又是监军。平白和叛逆搅在一处做甚么。听听你方才说的是甚么话。。助纣为虐。我问你。如果我们在为虐。谁又是纣王。”
赵羽一听慌了。梁中书言外之意。分明是暗指他赵羽对当今官家心怀不满。以纣王來讽刺今上。如果让他那个喜欢踢毬画画偏还自诩为明君的哥哥知道了。龙心一怒。赵羽不死也得脱层皮。他心中一怯。气势顿时大馁。急忙摆手道:“我沒那个意思啊。我就是随口打个比方……”
梁中书肚中暗暗好笑。口中却阴恻恻地道:“你打个比方。说我们这班人都是当家费仲、尤浑那样的奸臣。”
如果梁中书他们是费仲、尤浑。那徽宗自然就是板上钉钉的纣王了。赵羽惨白着脸。一时搜肠刮肚。却是什么话也说不出來。比起勾心斗角。他哪里是梁中书这等精英的对手。
梁中书看到赵羽终于萎了。这才笑了笑。温言道:“小将军。我知你年轻气盛。Www。。com一时受了奸人蒙蔽。这才口无遮拦。我痴长你几岁。自然不能与你计较。。你这就自家回帐歇息去吧。莫耽误了我们捉拿叛逆。”
赵羽听梁中书说他不跟自己计较。松了口气。却偏偏不走。反而瞪起眼睛道:“你要拿徐将军张将军怎的。他们不是叛逆。我亲眼见的。”
梁中书一皱眉。心道:“这傻小子不识好歹。”正要虎起脸恐吓他一番。却有手下人进來。附耳说了几句话。把两封书信递了上來。
展开书信略一过目。梁中书便冷笑起來。向赵羽道:“小将军。你说张清不是叛逆。为何他帐中有东平府叛将董平写给他的书信。Www。。com”
徐宁张清赵羽听着。心中都是一震。徐宁暗道这梁中书下手好快好辣。这边擒人。那边就去抄检。不用说。自己帐中肯定也被抄了。当然。在自己这里抄不出甚么來。但张清那里既有董平书信。必然脱不得干净。
张清昂然道:“梁大人。董平和小将交情莫逆。有书信來往不假。却不干监军之事。”
梁中书慢慢点头道:“自然不关小将军事。但张清你勾连叛匪是实。却沒有冤枉你吧。”
张清脖子一梗:“董平虽有书信于我。可我沒有反叛之意。男子汉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信不信由你们。”
梁中书不屑地冷哼一声:“等你有了反叛之意时。那就迟了。來呀。将徐宁张清拿下去。”
当下有人上來扒了徐宁张清衣甲。拢肩头。抹二臂。将两人捆了后。直提了出去。
赵羽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突然大叫道:“好好好。你们说他们是叛逆不是。我是他们的徒弟。我跟他们同罪。你们把我也捆了去吧。”
徐宁张清听着赵羽的叫嚣。二人相视苦笑。
梁中书不理赵羽。Www。。com拂袖而出。众人一窝蜂都跟了出去。留下赵羽一个人傻眼。
拿了徐宁张清。梁中书重立中军帐。然后整顿营盘。徐宁带來的三千精锐金枪班士兵皆是徐宁一手训练出來的。现在被收了军器。暂时监管;一众禁军不属徐宁嫡系。跟谁混都是一样。因此照旧在梁中书帐下听用。当然。底层小兵们的闲话少不了;张清最绝。他是光棍一条跑來“救援”青州的。手下一个兵也沒有。倒省了梁中书一番工夫。
当夜。闻达李成带着索超來见梁中书。见过礼后。梁中书笑道:“面上忸怩。心中定有难言之事。你们有何疑难之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尽可在本官面前道來。”
索超便更加红了脸。还是李成道:“恩相容禀。今日里白天。索超见了徐宁身上那副好甲。心中实在爱慕。反正徐宁犯罪。这副甲迟早要抄沒于官库。不如恩相开个天高地厚之恩。现在就让索超把这副甲赎了吧。他这些年也攒了几百贯钱。我和闻达再与他凑些儿。现在万事俱备。只等恩相东风了。”
闻达也笑道:“恩相是最恩宽的。就成全了索超吧。”说着三人一起拜倒了下去。
梁中书看着索超。猛然间想起了杨志。心中不由得暗暗自悔。思忖道:“当年我派杨志押解十万贯生辰纲。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偏偏视十万贯过重。视杨志为轻。派出个老奶公去掣肘他。弄到最后。十万贯鸡飞蛋打。杨志因为立了军令状。不敢回來。只得流落在草莽间。说起來。都是我的过失。这索超和杨志武艺一般。皆是可造之才。这宝甲若是无主。我白送他又有何惜。只可叹……”
当下长叹一声。温言道:“你们三人且起來坐了。”
三将起身后。梁中书道:“你们三个都是我的心腹。我便也不瞒你们了。你们可知徐宁因何获罪。就是因为这副宝甲啊。东京城中有个花儿王太尉。娶的是当朝帝姬。因他生平好集甲。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得知徐宁有这一副宝甲。就动了心思。先以三万贯去买。不能得手后就借此机会。构陷徐宁与叛逆有牵连。徐宁其实是冤枉的……”
听着梁中书的话。三将皆心生寒意。索超瞪着铜铃大眼喃喃地道:“天爷爷。这甲不穿在战场上。收藏起來何用。为了一副甲就害人。还是在阵前害人。这不是败国吗。”
梁中书轻喝道:“索超。这话你在我面前说了。我不怪你。若你在外人面前说了。传到那干贵戚的耳朵里。我护得了你一时。护不得你一世。你却要谨记。。病从口入。不是吃不干净的饮食;祸从口中。不是说难听的话。从此之后。不得口无遮拦。”
闻达向索超道:“恩相吩咐你的。都是金子一般的语言。你快谢过了。记在心里。”
索超拜谢了梁中书。心中却是好生郁郁。
梁中书又道:“那花儿王太尉拜了我那泰山岳丈。求了老大人后。早把这副宝甲定下了。否则。只要索超你喜欢。我又有甚么舍不得的。只可惜……这样吧。大名府我的私库里。还藏着几副好甲。虽然比不上这副雁翎锁子甲。但也不是凡品。回了大名府。大家都自挑一副吧。索超说的是。甲就应该穿在战场上。收藏起來。沒的埋沒了。”
三将心下感偑之极。再次拜谢了梁中书。便辞了出來。临出帐前。索超犹豫着回头道:“恩相。难道……那徐宁就这么冤枉下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