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卷土重来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梁山风波静后。阮铭川聚义厅前请辞。愿回石碣村为民。晁盖宋江百般挽留不得。只得厚赠金帛。阮铭川皆不受。只笑道:“一舟一网一钓钩足矣。何须多求。”言罢飘然自去。
阮氏三雄拉了黄文炳來见西门庆。阮小七埋怨道:“四泉哥哥忒也情薄。铭川兄弟要走。你也不挽留一声儿。沒的冷了众兄弟的心。”
黄文炳也道:“在下连日与阮君深言。知其人学问磨砺于世事。实为大治之材。公子欲成前所未有之盛事。何以见贤不纳。吾窃为公子不取。”
西门庆笑道:“众兄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阮君心高气傲。他因官军细作之计上山。却见疑于人。心中常怀耿耿。今日退隐。乃自屈以证清白也。欲得其人出山。当托以雄城大郡。令展其才。空口相请。又有何益。”
阮小五瞠目道:“雄城大郡。这个……”
西门庆与黄文炳相视而笑。眼望长空。直指天南。悠然道:“难道我们梁山只能困于此水泊中。竟终生无出山之日吗。”
阮氏三雄终于反应过來。三人俱是精神大振。齐齐向西门庆拜倒。宏声道:“愿效死力。”
黄文炳叹道:“山藏一鸣惊人鸟。潭养千年蜕骨龙。此公子之潜龙之用也。”
五人叙话时。西门庆目送天空白雁飞过。
这种白雁在现代已经属于灭绝动物。其形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來。來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
河北大名府。梁中书在城头看着南來的白雁。暗中自语道:“杜工部诗云:故国霜前白雁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正今日之谓也。”
自与西门庆别后。梁中书沒了蔡氏刁婆的掣肘。在大名府大展拳脚。吏治为之一新。有受了打击的蔡氏门生故吏去求主子庇护。皆被冒牌的李瓶儿喝叱出來。梁伟锁在一旁遮护着。将一座梁府打理得铁桶一般。。乱人只说蔡氏转了性。谁能想像得到。现在的梁府已经换了女主人。
经梁中书大力整顿。大名府气象一新。万民百业略有生意。后方既然安定。梁中书的眼光又转到了青州。。他是朝廷钦点的平叛总指挥使。呼家将一日不除。他一日不得清闲。
于是。梁中书决定二进青州。与西门庆正大光明地交一交手。他就不信了。在岳丈的眷顾下。朝廷八路精兵齐聚。由自己居中提调指挥。用心之余。还拿不倒一伙失道寡助的山泽草寇和反贼吗。
大名府中安排好了诸事。梁中书与李瓶儿依依惜别。留大刀闻达守护城池。自己带领天王李成。引精兵一万。重入青州。
临淄水时。梁中书峨衣高冠。亲自设祭。祭奠从前阵亡在这里的士卒。读祭文曰:“维大宋政和四年秋九月廿六日。领河北四镇留守使、为国讨逆平叛总管梁世杰。谨陈设祭。享于故殁王事河北将校亡者英魂曰:我大宋官家。慈怀五帝。明继三皇。何有呼延作叛。怎容梁山猖狂。我奉钦命。问罪遐荒。起七萃云屯之士。列六郡鱼丽之裳。兵锋锐兮。惊鬼神之肝胆;杀气烈兮。销日月之辉光。貔貅壮兮。震奸邪之眼目;民众顺兮。献升斗之食浆。何期蛇虿流毒。鬼蜮无方。致令英雄命殒。烈士身亡。将因箭矢所中。难执玉印。校由刀斧所击。失却明珰。魂掩泉台。魄归永夜。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然输赢战阵之用。胜败兵家之常。挂我延陵之剑。痛我崤山之殇。卷土重來。五军皆怀哀愤;挟仇再至。八阵俱列激昂。淄水英灵不远。九泉受我献觞:随我旌旗。享袍泽之敬奉;伴我部曲。受骨肉之蒸尝。壮我金鼓。破逆贼而克捷;悦我笙笛。奏凯歌而还乡。献俘虏于太庙。登天子之明堂。荫妻儿以封诰。受廪禄之米粮。镌事金石。千秋不朽;书史竹帛。万古流芳。聊表丹诚。敬献祭祀。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读罢祭文。梁中书放声大哭。极其痛切。情动三军。无有不下泪者。
祭奠过后。大名府军士气猛振。梁中书临淄水扎营。传下将令。命八部都监领本部人马速來淄水取齐。共进青州。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剿除呼延叛军。
八路兵马都监接到将令。知道他是蔡太师女婿。不敢怠慢。自凌州驻地拔营而來。少者五六千人。多者七八千人。都來辐凑于梁中书麾下。
梁中书命李成点校八路兵。见能战者少。混饭者多。心中愀然不乐。暗中思忖道:“想不到我大宋之兵。竟然积弱到如此地步。日后万一边上有警。却当如何。”
猛然想起一事。问八都监道:“怎的不见前回义勇营人马。”
一听此言。八个兵马都监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洳州兵马都监马万里道:“大人何不请宫、道二位监军前來询问详细。”
梁中书一听这马万里说的果然离題万里。现在哪个不知道宫、道二太监去监关胜之军。结果连带着后來的两万禁军。一起全军覆沒。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宫、道二太监就此绝了音信。有人说他们被梁山杀了。有人说他们腿子长。早跑回东京开封府去了。。相较之下。梁中书倒是深信那两个阉货临阵开溜逃回东京城是正理。
于是梁中书把脸一沉。喝道:“如今两位监军下落不明。如何能召來咨事。军情紧急。尔等若敢有瞒。休怪本官不顾脸面。军法无情。”
这两天里。八都监眼见梁中书营里号令严明。非自己一众稀松人马可比。心下已经暗怯。现在看到他不怒自威的样子。更加心惊。都暗里思量道:“他是蔡太师女婿。又是我们头上该管的主官。阳奉阴违惹急了他。沒的白吃亏。还是灵透些好。”
当下嵩州兵马都监周信便身先士卒。出列禀奏了一番曾头市之变。梁中书听了跌足道:“唉。未斩贼兵。先折臂膀。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做的这是何事。他们两个公公一时糊涂。你们怎的也不劝着些儿。”
八都监你眼看我眼。还是邓州兵马都监王义道:“两位监军起了兴。谁敢阻拦。大宋只有监军管武将的。哪里有武将敢管监军。”
梁中书听了。一时也哑口无言。思忖半天后。挥毫写了一封恳切的书信。令亲随备了礼币花红。给曾头市那里送了过去。
信使前脚刚走。后脚就有呼家将探马來窥营。有小校见得分明。急忙报入中军帐。。“禀大人。咱们营外來了呼延军的百胜将军韩滔。带了二十余骑人马。绕着咱们营盘四下里乱看。”
陈州兵马都监吴秉彝听了。自告奋勇出列道:“启禀大人。韩滔那厮。曾是小将治下。我为兵马都监。他做团练使。因此深知其人武艺虚实。今日难得他來营前送死。小将愿走马出阵。或阵斩或生俘。必取韩滔以献大人。”
梁中书听了大喜。便令吴秉彝出阵。吴秉彝披挂上马。提方天戟径出营门。大叫道:“韩滔慢來。可还认得某家吗。”
韩滔听到熟悉的声音。回头笑道:“我道是谁。原來是吴都监。一别三月。物是人非。大人可安好吗。”
吴秉彝喝道:“韩滔。你背反朝廷。怙恶不悛。还敢在我面前花马调嘴。若听我良言相劝。就此下马束手就缚。还见得从前的情分;如若不然。惹得老子恼起來。叫你在方天戟下做鬼。”
韩滔大笑道:“姓吴的。咱本是好意。才尊称你一声吴大人。你倒真拿着客气当成运气使了。既如此。放马过來。我倒要看看。Www。。com吴大人恼起來后。要如何叫我在方天戟下做鬼。”
吴秉彝听了。气得七窍生烟。欺韩滔武艺不及自己。大叫道:“姓韩的。我若引多兵欺你。也不算好汉。我且单人独马。前來与你一战。是汉子的。休走。”
韩滔大笑道:“如你所愿。”纵马來迎。
当下征尘影中。两马盘旋。丈八枣木槊和画杆方天戟并举。战三十余合。吴秉彝暗暗胆寒。。“韩滔这厮。怎的武艺竟然大涨了。”
韩滔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长笑道:“姓吴的。在陈州时。你妒贤嫉能。人皆下之。我装作武艺低微。正是保身之道。。今日战阵之上。你却來试试。”
听了这话。吴秉彝心里发慌。手上更加遮拦不住。急回马要走时。却被韩滔暴喝一声。丈八枣木槊锋芒尽吐。破甲摧心。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一槊将吴秉彝由后到前捅了个对穿。两膀叫力一抖。吴秉彝死尸摔入尘埃。
韩滔从容下马。割了吴秉彝首级。勒侦骑缓缓而退。随吴秉彝出战人马。俱都惊得呆了。好半晌后。才反应过來。跟头把势地回报梁中书道:“吴都监临阵中了奸计。反被韩滔斩了头去。”七都监面面相觑。兔死狐悲之余。皆有胆落之色。
梁中书看在眼里。愁在心上:“如此懦兵。如何破得梁山草寇与呼延叛贼。只盼曾头市义兵早來。解我心上倒悬之苦。”
过了两天。亲随回报。说曾头市那里接待得甚好。听到是从前的梁大人回來了。都额手称幸。并向大人问安献礼。但说到引兵助战。现下却是马驹繁殖的关键时节。一个人恨不能分成两半个來用。即使这样。还是捉襟见肘。唯恐误了朝廷贡马的额数。因此实在抽不出人來助阵。还请大人见谅。
梁中书听了不乐:“义兵不來。如之奈何。”
略一思忖。眉头又舒展开來。当下传令:“调凌州两个团练使单廷珪、魏定国來见。”
谁知调令发到凌州。却被凌州知府那里驳了回來。回文中诉苦说凌州现下匪患遍地。两位团练忙着护城清剿。分身乏术。请梁大人缓调云云。
原來单廷珪、魏定国命部下假扮了呼延兵。在凌州大开杀戒。将八都监落单的害民兵马砍了个痛快。事情虽然做得隐秘。但单、魏二人到底心中有鬼。接到梁中书的调令后。唯恐是调虎离山、平地擒拿之计。因此去寻凌州知府。将四下里的贼情夸大其词了一番。知府是个懦善人。一听之下唬得魂不附体。哪里肯放他二人离开。于是一力包办。将梁中书的调令推得一干二净。
梁中书见单廷珪、魏定国二人也不來。仔细一想后笑道:“必是他二人和曾头市扳厚。两个监军大大得罪了曾头市。连带着两个团练使也恼他们。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我这个总兵的人却替那两个阉货受了委屈。”
不过这点儿小事还难不倒梁中书。他一封五百里加急的公文送到东京开封府枢密院。枢密院的衙官们知道他是蔡京女婿。哪里敢怠慢。火急回文。以一封公函调令。调单廷珪、魏定国二人往梁中书帐下正式听用。
这一回。单廷珪、魏定国二人推无可推。只好做了决死的准备。來淄水边参见梁中书。见面之后。才知道梁中书并无为难二人之意。反而有意托二人为使。去请曾头市义民再來助阵。
见梁中书其意甚诚。魏定国道:“若前后任主事官儿都象梁大人这般。也不会闹得义民离心了。大人既厚情。小将哪里敢辞劳苦。这便往曾头市做说客去。”
梁中书听了甚喜。又写了一封信。备了厚礼。让单、魏二人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