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章 宇文黄中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第二八章 宇文黄中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吴用问平风想借什么东西。平风把“贪婪”的目光直勾勾地盯在吴用的折迭扇上面。说道:“小弟这身过年的衣服。只少了这么一柄扇子來搭配。若无用哥哥能借小弟一用的话……”

  看着想贪小便宜的平风。吴用肚里哑然失笑。。唉。这清风山务农出來的土鳖。也就这么点儿顺东西的能耐了。这折迭扇自己有两柜子。送他一柄又何妨。

  于是。优越感油然而生的吴用正色道:“此扇虽是我珍物。须臾不可离。但既是平风兄弟开口。小兄我便忍痛割爱。送了给平风兄弟吧。兄弟你看。此扇分三十六股。股股分开。皆不成器。但聚拢于一处时。便是一煽风之精品。。此正如你我兄弟一般。但得同心协力。何事不可成就。只盼平风兄弟接了此扇。从此一心为山寨效力。功莫大焉。”

  平风心道:“我擦。只是诳他一柄破扇子。也要受他半天的说教。”但表面上还得恭恭敬敬的。朝圣一样上前。把凝聚着重大意义的折迭扇双手接过。同时字短情长地道:“小弟敢不从命。。”

  宋江吴用感受到了平风的真诚。尽皆点头微笑。

  于是平风摇了扇子。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在宋江吴用戏谑的目光欢送下。施施然下了清风山。來到山下清风镇时。却是过寨而不入。

  随行的小喽罗奇道:“六寨主怎的不与五寨主前往会合。”原來五寨主王矮虎憋了一晚上。已经上足了弦。天还沒亮就冲进清风寨寻快活去了。也不知这时候还记不记得买粮的重任。

  与王矮虎相比。平风却要尽责多了。只听他正色道:“这清风镇上虽有牛马市。但畜力多羸弱。都是四方挑剩下的。公明哥哥和无用哥哥将后勤交付于我。我岂能辜负了他二人的信任。因此宁愿辛苦些。往青州首府益都城走一回。定要买些健壮的好牲口回來。”

  一见随行的几个喽罗都苦起了脸。平风便很善解人意地道:“你们一个个五大三粗。满脸凶气。若随我去了益都城。只怕引人注目。不如就在这里会合了王寨主。顺便消遣消遣。我自去益都干事。”说着。每个喽罗怀里都塞了一串钱。

  这一下。喽罗兵们喜出望外。能在清风镇上享福。谁愿意跑益都远路嗑风。于是在喽罗们的欢送声中。平风匹马往青州益都城去了。Www。。com喽罗们则喜气洋洋地寻王矮虎去。王头领想必正被困在胭脂阵中。俺们忠心耿耿。有难同当來了。

  清风山离益都也不远。骑马半天即到。平风入了城。却不去牛马市。只三文钱讨副纸笔。写了张拜帖。径來青州知府门上投递。

  知府衙门前的门丁上下眼打量了平风一个來回。便把脸往天上一抬。冷笑道:“我家老爷是朝廷命官。一天也不知要见多少人。理多少事。。你这厮衣帽也不整齐。礼物也不齐备。就敢來求见。识眼色的。趁早自己走开去。免得驮水棍子辛苦。”

  平风面不改色。这回连书帖带一个门包儿递了上去。和声道:“本不敢來打扰知府大人。不过小生与知府大人乃是通家之好。今日大人荣任青州。若不來相见。显得失了礼数。因此辛苦大哥。这些散铜钱。买双鞋穿吧。”

  门丁一听这面前的穷酸竟然和知府大人是通家之好。又有了买鞋的散铜钱。一时倒肃然得有些起敬了。袖好了铜钱后。马上赔笑道:“原來大爷竟然跟我家老爷是世交。哎哟。小人该死。怠慢了您老人家。您伫望。小的这就替您跑腿儿去。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打躬作揖完毕。踩着风火轮就去了。

  不大一会儿工夫。门丁鼻子不是鼻子、嘴巴不是嘴巴地出來了。二话不说。先劈头将食指向平风鼻子尖儿上一戳。怒道:“好你个不知从哪里來的游手。活该送去吃牢饭的骗棍。你吞了熊心。吃了豹胆。敢來知府大人门上弄鬼……”

  话未说完。又一包下火的散铜钱递了上來。门丁身不由己地接了。腆起的胸膛便不由得屈下。百炼钢的声调也化作了绕指柔的委委屈屈:“……公子你何必拿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开心。沒事跑來认甚么通家之好。。这知府大人的门楣。岂是那么好高攀的。却害得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被老爷训了一番不说。若因此丢了饭碗。却要往哪里说理去。”说毕。水汪汪的绿豆眼瞟着平风。意有所待。

  平风也是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再一包扫愁的散铜钱递了过去。问道:“大人说什么了吗。”

  门丁这才从袖中掏出平风的那张拜帖來。自居了天字号的大功:“若不是俺拼着在老爷面前替你美言了几句。老爷又见你的字写得好。府里的护卫早就出來。八股绳把你捆进州牢里去了。老爷虽不认你这世交。但却也动了兴致。在你这帖子上很是写了些字儿。。也就是公子你。若是一般人。我还不给他。”

  平风笑道:“多谢多谢。”展开原拜帖看时。却见上面多了一行墨迹淋漓的行草。却写道:“持寒素书帖。见州郡父母。竖子何敢通兄弟。”

  门丁目不转睛地盯着平风的脸。准备鉴赏其人一脸笑容慢慢变得尴尬。变得沮丧。最终垂头丧气。铩羽而归。对他这种人來说。这已经成了无聊的看门生涯中一项难得的娱乐。。可是今天。他失望了。

  只见平风仅是眉锋一挑。如亮双刀出鞘。接着将那张拜帖按在墙上。在知府大人的批文下奋笔疾书:“继圣贤知识。鉴表里山河。平人亦可对王侯。”

  门丁在旁边看得分明。“咝”的一声。先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个门丁虽然有些贪小便宜。但却也是识文断字。见过世面的。他的主人宇文黄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是四川成都广都人。在大观三年(一一零九年)以进士及第。Www。。com从小官做起。所在皆有清正之名与文采之名。

  宇文黄中这人。正直不苟。当官虽久。家无余财。当然也沒钱向上走动送礼。这辈子积资历升到县官。已经算是到头了。他自己也知道。朝中内有权阉。外有奸相。悬秤升官。指方补价。自己不去亲近那些小人。今生今世。是万万沒有升官的机会了。以自己的行事风格。能把县官做到致仕退休。就是官场上的奇迹。

  谁知道。他想像中的奇迹沒有发生。却发生了另一项奇迹。。蔡太师亲点。提拔宇文黄中为青州知府。即日上任。嗬。这下可让宇文黄中丈二的知府摸不着头脑了。

  原來。自西门庆与梁中书青州城下一场鏖兵。青州就成了令贪官们谈而色变的虎口深渊。

  你想当知府。好。一百万贯拿來。钱入库后。指着地图。邓州知府愿意干吗。邓州。离我老家远了点儿。能不能换个近点儿的。想近。有。再加十万贯。给你换江州怎么样。哎呀。江州虽好。但那里到处是水。土地少。想强拆都找不着地方。出不了政绩呀。您看能不能再调整调整。沒问題。我们收了钱就得办事。保证质量三包。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信誉至上。。你看胡州怎么样。离你家乡近。地面又大。你可着劲儿随便拆了盖、盖了拆。政绩大大的有。。只要你再加二十万贯。唉。胡州虽好。但这名字不吉利呀。胡州胡州。这不是胡诌吗。您再受累。帮我选个吉利的地名儿。

  这时候。掌秤的也暗怒了。。你还挑个沒完了。于是就皮笑肉不笑地指着一处地方。。左也不行。右也不行。看來只好这里了。青州怎么样。现在正赶上优惠。只收你八十万贯。你板上钉钉就是朝廷的知府大人了。

  青州。倒贴钱也不去。。。那里有梁山好汉。这些人连太师爷的大舅子都砍了。我要是去了。那不是寿星佬儿上吊。嫌命长了吗。宁可不当贪官。也不去青州。。。

  从去年年底开始。这样的对话进行了无数次。青州知府一直滞销。折不了现。眼看年终奖受影响之下要泡汤。经手这事的大宋公务员死的心都有。说起來恨不得一口水平吞了梁山。

  可青州知府总不能永远空着。于是蔡太师下令。。把那些平日不长眼睛的家伙给我呈报上來。于是几张黑名单递上。太师爷信笔一挥。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划上谁谁倒霉。宇文黄中就这样很荣幸地成为了新的青州知府。

  宇文黄中才到任。还沒等他考察地方风土。黎庶生息。很多人的拜帖就來了。梁山占据青州时。这些人都很神奇地消失了。理由倒是很充足。。有的说是因为爹妈早产。一定要回去帮忙;有的说家里房子着火。要赶着回去救火……现在青州有新知府了。爹妈早产的经过四个月的抢救。终于顺产了;家里着火的经过四个月的消防。也终于杜绝了二次火灾的隐患。让人不得不叹惜。。住着比阿房宫还大的房子。防火工作就是不容易啊。

  每天忙着应付这些强烈要求继续为国效力的孤臣孽子们。宇文黄中烦透了。就在他最烦的时候。门丁把平风的拜帖送上去了。。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宇文黄中一看。送帖人平风。沒听说过。这个沒听说过的家伙竟然敢妄称与自己是通家之好。简直是无耻到了极点。

  宇文黄中把平风与那些热爱祖国的家伙们一勺烩了。不过他仔细一看。这个叫平风的家伙。字写得还真不错。当时大宋官场风气。从皇帝到小吏。都讲究书法。宇文黄中也不例外。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于是知府大人压了压火气。挥笔題了句斥责之言。一个字算一耳光。这就叫上士杀人用笔端。通身都显高级知识分子的作派。

  门丁把那张已经成为檄文的拜帖还给平风的时候。抱着的是看笑话的心态。但看着平风把那纸檄文改成了对联之后。他的脸色变了。

  平风收起笔墨。将第四包买路的散铜钱连着那幅对联一起给门丁递了上去:“哥哥受累。再担待小生跑一趟吧。大人的上联。小生已经对出來了。岂可不禀。”

  门丁接过了拜帖兼檄文兼对联。却推开了铜钱。又向着平风深施一礼:“平先生见谅。方才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怠慢了先生。请先生稍等。小人这就去替先生通禀。”说着。驾了筋斗云去了。

  过不多时。就听知府衙门内一阵喧哗。然后一群人跟头把势地跑出來。满嘴乱嚷道:“平先生在哪里。”见了平风后。都一个个恭恭敬敬躬身施礼。然后逼着手立在两厢。捧出门中一个老头儿來。

  老头儿在前。门丁随侍在后。到平风面前行礼:“宇文府老管家。奉主人之命。恭迎平先生。”

  平风心笑道:“这宇文知府。真把我这个山贼当贵客迎接了。”当下含笑点头。随老管家进府。

  过得三重门。遥见客厅前站了一人。轻袍缓带。作文士打扮。见平风进來了。降阶而迎。平风急忙上前深揖为礼。同时心上对这位宇文知府生了三分好感。。这位知府大人如此打扮。分明是意欲以文会友。而非徒以官威來压人。如此襟怀。确属风雅名士。

  宇文黄中若是沒见那副对联先见平风这身打扮。必然以为他是个过气的酸丁;但见识了平风的大才后。便觉得这位平先生古怪的衣着上面。笼罩着一重神秘的光环。当下丝毫不敢怠慢。请平风入厅。

  二人揖让着进入客厅。分宾主落座。宇文黄中拱手问道:“若非平先生展露逸才。今日几失一高贤。届时悔之何及。此真叔通之大幸也。却不知平先生有言与仆乃通家之好。该做何解。”

  平风便抬手指了府衙客厅笑道:“青州前任知府慕容彦达。其宗有双楠居士。三品中书。皆与我夷维平家为通家之好;大人继任青州。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居于慕容旧宅。岂不也成了我平家的通家之好。因此推而知之。”

  宇文黄中听了平风之言。顾不上追究其言中强词夺理之处。先起身惊道:“夷维平家。莫不是春秋齐国贤相平仲之后乎。”

  平风急忙起身道:“正是寒宗。”

  宇文黄中想到方才平风“双楠居士。三品中书”之辩。此时再不觉其人强词夺理。反倒敬服他机智多谋。于是长叹道:“吾不见君子。不知野人之拙也。”

  平风正色道:“叔通兄之言差矣。吾不及吾祖。固可明矣。君岂可自诩齐景公副贰。慎言慎言。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宇文黄中一听之下。大惊失色。然后向平风正礼参拜道:“谨受教。”平风肃然还礼。

  礼毕。二人相视一笑。携手归座。已是倾盖如故。

  原來。仅仅在数语对答中。二人便已各自展露出不凡的学识。宇文黄中言语间更有考较平风之意。但平风连消带打。不但一展机辩。更占了宇文黄中的上风。

  宇文黄中先问。我和你平先生素不相识。虽然你平先生有大才。也不该冒充是我的通家之好啊。

  平风则机辩。。或者说是诡辩。。我平家与双楠居士还有三品中书是通家之好。所以和青州前知府慕容彦达也算通家之好。你是慕容彦达的后任。前官都是后官的眼。所以。说我平家和你宇文黄中是通家之好。不也是很恰当的吗。

  至于双楠居士和三品中书。前者指的是名士慕容晖。他曾与苏轼有过交往。嗜酒而喜欢吟诗。因家中植有两株楠木。被人称为双楠居士;后者指的是宋初太原人慕容延钊。字化龙。他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很好。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命他以重兵镇守北方。后任殿前都检点、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建隆年间出任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平定湖南周保权、荆南高继冲等人的叛乱。加检讨太尉。是一代名臣。

  这就象三国时李膺见孔融一样。也是说两家属通家之好。孔融问为什么。李膺说您的先祖孔子曾经向我的先祖老子问过礼。您说咱们算不算通家之好。

  宇文黄中听到平风乃名门之后。闻弦歌而知雅意。自然不以平风为诡辩。而要佩服他机智多谋了。于是他就以晏子春秋里一个故事來试探平风。。你说你是晏子的后人。我就拿你先祖的事迹來做试金石。倒要看看你知不知道。是真是假。

  故事是这样的。。齐景公背上长了一个毒疮。高子和国子來探视。景公问道:“疮热吗。”高子说:“热。”景公问:“热到什么程度。”高子说:“象一团火。”景公:“是什么颜色。”高子:“象沒成熟的李子。”景公:“有多大。”高子:“象豆子。”景公:“烂的地方象什么。”高子:“象破鞋底子。”

  高子国子走后。晏子來探视。景公亦问道:“疮热吗。”晏子说:“热。”景公问:“热到什么程度。”晏子说:“象太阳。”景公:“是什么颜色。”晏子:“象深青色的玉。”景公:“有多大。”晏子:“象一块圆形的玉。”景公:“烂的地方象什么。”晏子:“象上面用刀削尖了的玉。”

  晏子走后。齐景公遂长叹道:“吾不见君子。不知野人之拙也。”。。是啊。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