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章 反覆无常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察哥掏出的包裹里。是一张大宋边境的详细地图。地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标示着长城关隘、山川河流。精细犹胜宋朝本土所绘。西门庆看得暗暗心惊。果然最了解你的。还得数你的敌人。
相反。西夏的领土。则是空白一片。只在几个关键点上标着。。左厢神勇军司、祥祐军司、嘉宁军司、静塞军司、西寿保泰军司、卓啰和南军司。。这些都是西夏对抗宋朝的前沿阵地。
察哥指着地图上的东京开封府叹道:“中原之地。沃野千里。得之者倚其势养民料兵。遂能成就王霸之业。如今赵宋失德。梁山之主取而代之。从此龙兴于此。开社稷宗庙。千秋不朽。万古流芳。真青史之盛事也。实羡煞俺们这些边鄙野夫啊。”
西门庆很恶意地道:“羡煞。大夏之晋王竟然羡慕我们梁山成就王霸之业。莫非阁下胸怀大志。腹有奇谋。不利于孺子之心。藏之久矣。”
察哥听了吓了一跳。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急忙跳起來摇手道:“梁山之主休得取笑。我察哥虽不具周公之才德。但忠心一般无二。有甚不利于孺子之心。何况我皇兄乾顺。英明神伟。睿智聪察。实不世出之雄主。亦非孺子成王可比也。纵有苏秦之舌、张仪之智纵横游说于我君臣间。亦难为反间矣。”
西门庆听了。悠然拱手道:“使者汉学精深。佩服啊佩服。”
察哥擦擦脑门儿上的汗水。心道:“这梁山之主牙尖嘴利。捉着我一句话中的空儿。竟然曲解我想谋朝篡位。这番风言风语若灌进我皇兄耳里。那还了得。看來和这位三奇公子兜圈子是自取其辱。我还是有甚么说甚么吧。”
当下正了正容色。把手指从地图上的中原移回了边境线上。说道:“梁山之主文采风流之名。我大夏亦是有口皆碑。在下读书不多。诚班门弄斧。惭愧惭愧。汉学之道。博大精深。Www。。com非一朝一夕可尽论其妙要。且待彼此讲完正事。在下再向梁山之主恭聆教益。”
西门庆抬手道:“那便请说。”
察哥便图穷匕见道:“我们助梁山之主取了东京开封府。那时天下传檄可定。这可是天字第一号的功劳。若不酬吾等以重赏。必然有伤梁山之主义薄云天之高名。因此在下大胆。要向梁山之主讨些彩头。”
西门庆道:“吾岂是忘恩负义之辈。若得了东京城。必送上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可乎。”
察哥作色道:“此呼而与者也。君视我大夏竟如乞丐乎。当年宋辽澶渊之盟。每年岁币之额。亦不过此数。梁山之主以此敷衍。实轻己轻人也。”
西门庆道:“既如此。便请使者自报身价如何。”
察哥徐徐收了脸上怒色。款款道:“新国初立。用钱粮处必多。若是吾等倚功而骄。强索硬要。将梁山之主的国库搬得空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便是贪得无厌之辈。。我大夏文化昌盛。人识礼义。岂能落此骂名。因此。在下这里有个两全其美的计较。”
西门庆“哦”了一声:“愿闻其详。”
察哥便伸手指了地图。笑道:“梁山之主请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皆不毛之地。恶水穷山。大风起兮。黄沙万里。实无用之废土。赘疣之边荒。梁山之主扫清六合。荡静八极。要的是良田美地。取的是秀水明山。这些鸡肋之所。便作取东京之酬。赏与我西夏吧。”
西门庆定睛看时。西夏的领土要求真的不多。察哥手指指点处。计有。。
河东路丰州、府州、麟州、火山军、晋宁军、保德军、岢岚军、岚州。
永兴军路环州、庆州、定边军、鄜州、延安府、绥德军。
秦凤路西宁州、积石军、廓州、河州、湟州、兰州、西州、巩州、会州、秦州、西安州、德顺军、原州、渭州、怀德军、镇戎军。
西门庆看了点头道:“这些地方。可大得紧呐。”
察哥笑道:“东京开封府。是世界第一城。。这话可不是在下说的。是遥远的大食国海商说的。。如今我们助梁山之主取了这座世界第一城。这功劳也大得紧呐。”
西门庆似乎是自言自语道:“我本來是清河县里一个开生药铺的土财主。也不想着读书。也不想着中举。混到今天。能把东京城混到手。也该知足了吧。”
察哥在旁边殷勤叹息道:“都说知足者常乐。汉学精辟呀。”
西门庆又道:“听说西北那边土地贫瘠。物产稀少。甚至连喝水都困难。而且还经常地震。我要是得了这些地方。今天操心饥荒。明天安排赈灾。那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察哥面有喜色。连声道:“正是正是。我大夏就是处身于这类穷乡僻土。受尽了折磨。所以才不忍心看着梁山之主立国后。以中原之膏腴。填西北这穷窟。从此永无宁日。于是才许下这宏誓大愿。只求舍己为人。务要替友邦分担此压力。这也是兄弟之国友谊地久天长之明证啊。”
西门庆笑吟吟地拱手道:“深谢。深谢。使者还有其它正事吗。一齐说了出來后。咱们就可以以文会友了。”
察哥心道:“西门庆这厮想当皇帝心切。利令智昏。这七千里土地。看來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归属于我国了。想当年石敬瑭为了当皇帝。割给了大辽燕云十六州。今日这个生药铺的小老板却也不输于他。。嘿嘿。汉人。从來如此。”
愿求已足。察哥自然不会得寸进尺。于是摇手道:“吾大夏子民岂是饕餮之徒。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能得梁山之主一诺。已是心满意足。除此之外。更无他求。”
西门庆大喜拍手。说道:“既然正事说毕。我们便來论文吧。使者久处边荒。却不知对唐人边塞诗有何观感。”
察哥起身深揖道:“在下还有一烦。既然梁山之主许了割地。你我且先立下文书。各自用印画押后。从此密椟而藏。以为两国兄弟之盟证。有后人见之。必长叹曰:‘大夏与中国世代亲善者。由梁山之主西门庆与察哥始。’在下若能沾陛下之荣光。从此也博个名垂青史。此生无恨矣。”
其实察哥心里想的是:“这回出使宋朝。本來想的是求和。沒想到却钓上了西门庆这条大鱼。若能把割地这件事撺掇成了。皇兄必然喜欢。我察哥必将名垂青史。西门庆真心也罢。假意也罢。都无关紧要。他经略中原时。我大夏正好平定边陲。等他腾出手來对付我们的时候。我们正好将他割让土地的国书昭示天下。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嘿嘿。这一來民心士气彼消我长。倒要看其人那时如何应对。”
心中想得美好。言语中便加倍热切。察哥真是恨不得马上就把一纸割地的契书揣进怀里。好成就自己的不世伟业。
西门庆却摆手道:“此时我文气泛滥。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使者若不陪我畅意论文。便是看不起我。什么正事邪事。咱们什么事也不用谈了。”
察哥无奈。只好苦笑道:“在下奉陪。”心中却连珠价地大骂:“腐儒。酸丁。百无一用是书生。”
却听西门庆问道:“不知使者于边塞诗中。最喜哪一首。”
察哥便道:“在下最喜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來征战几人回。。此诗意兴豪纵。却又有飘然出尘之致。莫不是王子羽于醉中得之。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西门庆拍手道:“说得好。若割河东之地。西夏边境便将直临太原府。王翰王子羽正是并州太原人。那时使者若想前往凭吊一番。却是忒方便了。”
察哥心中一跳。勉强笑道:“却不知梁山之主却又喜好何人诗句。”
西门庆兴冲冲地道:“我所爱多矣。使者吟诵《凉州词》。凉州者。西域歌舞之乡也。当此时。不由得便使我想起诗人元稹的一阙《西凉伎》來。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沒尽空遗丘。开远门前万里堠。今來蹙到行原州。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县内半沒为荒陬。”
察哥闻声色变。却又听西门庆叹道:“凉州。唐代时又称姑臧。河西走廊之冲要所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廷将河西陇右十五万精兵大半调入内地平叛。吐蕃趁虚而入。连连蚕食大唐边塞城镇。并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占领凉州。丝绸之路就此断绝。凉州失陷四十多年。历代朝廷只知苟且偷安。边关将领只会拥兵自重。不思收复失地。反而沉溺在凉州歌舞中。因此诗人元稹才写了这一首《西凉伎》讽刺这些尸位素餐之徒。。最后诗人愤然问道:连城边将但高会。每听此曲能不羞。”
察哥也是聪明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心中已经明白了捌玖。却听西门庆再道:“诗人白居易看了元稹的《西凉伎》后。深有感触。也写了一首《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与元稹唱和。其中有一段。。自从天宝兵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來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哎呀。我这才想起來。割秦凤路土地之后。凤翔又将成为边防线了啊。历史重演。”
慢慢地把地图重新卷起。察哥道:“梁山之主汉学精深。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令我边鄙之民大开茅塞。。却不知割地之说……。”
西门庆悠然道:“我也很想偷偷摸摸地割地。以换东京开封府。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风的墙。纸里包不住火。万一这事儿漏了出去。再跳出个把圆稹扁稹、白居易黑居难來。也写几首《西凉伎》、《东凉伎》什么的。最后戳着我鼻子问‘每听此曲能不羞’……俺是生药铺掌柜的出身。见识狭。胆子小。实在是搂不住哇。要不。咱们再商量商量。”
察哥心里泛起最后一丝指望來。自己漫天要价。西门庆就地还钱。这才是政治协商的正理啊。于是。察哥赶紧问道:“却不知梁山之主还有何妙计。”
西门庆很真诚很真诚地看着察哥的眼睛。掏心掏肺地提议道:“要不这样。使者你先帮我把东京城扑楞下來。以证明你我两国地久天长的友谊。然后得个空儿。我便在边境上使力。今天一寸。明天半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总有一天。那些不毛之地会在咱们默契的努力下。正式成为贵国的领土。。却不知使者意下如何。”
察哥气得胡子眉毛都要飞了。当下飞起一拳。将西门庆的鼻子砸进了脸门里去……
可惜。这一切都只是察哥的脑补。在西门庆的地盘上。借他八个胆儿。他也沒有冲冠一怒效荆轲的勇气。
察哥把地图重新揣回怀里。勉强笑道:“梁山之主说笑了……”
西门庆突然又一拍手:“哎。。我又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
察哥此时已经失去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兴趣。但看西门庆那兴致勃勃的样子。估计自己不听也是不行。只好姑妄闻之。。“梁山之主又有何计。”
西门庆斩钉截铁地道:“你如果敢帮我把东京开封府收拾下來。我就敢把这座世界第一城交给你西夏。”
这一言太过匪夷所思。察哥当场愣在了那里。呆了半晌后方道:“这……这却从何说起。”
西门庆再一次真诚地道:“西夏中原。本是一家。不分彼此。不用客气。。只要夏主乾顺取消国号。归化中国。我就封他为东京开封府的府尹。男子汉一言既出。駟马难追。天地神灵。可为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