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章 当天龙遇见历史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第二九章 当天龙遇见历史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所谓“和断”。就是使双方和好。解仇结盟。化干戈为玉帛。

  然而和断是有条件的。双方必须协议。必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赔偿。纠纷中打死的人。须由对方付出偿命金。在宋代吐蕃民族中流行称为“骨价”的赔偿法。杀人后可以用钱來赎命。。“既论死。仍偿其资。谓之骨价”;另一种和断法。则是以羊马來赎死罪。。“黠羌杀人。辄以羊马自赎”。

  这些古老的“蕃法”、“羌法”现成在那里。但法律的执行。必须要有大威能者以雷霆手段。镇压那些怨怼之心。使之畏服不敢生反抗之意;或者有大德之士。以公仁睿智。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安抚众心。平息众戾。虽凶狡之辈亦甘而俯首。

  吐蕃这些年群龙无首。欲求一大威能者。真如镜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般。但还好有鸠摩智这一位大德之士。现在就坐镇在这里。足令所有吐蕃人仰望。

  如果是平时。鸠摩智必然对这些部族间纠缠不清的陈芝麻烂谷子不屑一顾。。既种业因。便生业果。有这和断的工夫。不如多译两部经书罢。但是今天不同。吐蕃诸部必须捐弃前嫌。团结一心。才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因此鸠摩智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和断的事宜里去。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这是吐蕃内部紧密联合的第一步。只能办好。不能办坏。

  吐蕃部族间的纠纷。十成里有九成九都是因世仇而彼此循环相杀。祸及后世。盘根错结。岂是常人可解。

  但鸠摩智却不是常人。他是大智大慧者。于是设一讼帐。诸部结仇者环跪于帐中。听鸠摩智剖断。鸠摩智耳内听辞。笔下批判。口中发落。或引蕃法。或证羌法。或取汉蕃间约定俗成的边法。一桩桩。一件件。皆曲直分明。竟无分毫偏倚差错。旁听者尽服其明。

  十余日尽。在鸠摩智的明镜高悬之下。吐蕃诸部族间已是怨愆尽释。最后一桩和断完毕。鸠摩智投笔于地。令诸部豪酋尽集其众。燃火而盟。鸠摩智高立于中间土墩之上。大声道:“今日仇已和断。若还有私报之及伤人者。罚羊百、马二。已杀人者。皆斩。日后若有负债争讼。须从部首裁断为理.若有先动手相杀乃至质缚平人者。无分曲直。皆判讼负。并罚羊五十、马一。。如此判决。可有不服的吗。”

  以诸部豪酋为首。众蕃儿皆罗拜于地。齐声道:“敢不遵大轮明王法谕。”

  鸠摩智便叫众人起身。折箭为誓。众人纷纷从命。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一时“噼啪”之声不绝。皆庄严许誓道:“和断之后。皆如兄弟。若有沮盟。当如此箭。”誓罢。无分仇怨。皆互敬青稞酒一角。饮毕。众蕃齐声欢呼。声闻四野。

  感受着其间那种欢乐气氛。鸠摩智心头激荡。眼中微微湿润。。他仿佛在希望的火光中。看到了美好的明天。

  就在这时。忽听有人大笑道:“人心同一。大师居功至伟。。恭喜大师。辛苦大师。”

  鸠摩智听了。精神一振。急忙回身合什道:“原來是本识师兄回來了。”

  与晁盖归帐落座。Www。。com鸠摩智也顾不得客气。单刀直入问晁盖道:“依师兄所见。西门庆其人如何。”

  晁盖点头道:“贫僧昔年曾与西门庆有旧。虽知其为人光明磊落。但今日其人遽登高位。权力使人沉沦。亦难保其赤子之心不变。因此往见之。。深谈数日。不由长叹息。方知玉可燔而不可毁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折其节。信有然耳。。西门庆真非权势富贵所能蒙其本心者也。其人立论之高妙。胸襟之旷达。非前世之所及也。。大师若以吾言为虚妄。且往见之。真伪立鉴。”

  听晁盖如此评价。鸠摩智不由得耸然动容:“师兄竟然如此推崇这西门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想來其人定有卓荦不凡之处。小僧必往见之。”

  晁盖起身合什道:“大师且去。贫僧告辞。”

  鸠摩智惊起道:“师兄哪里去。”

  晁盖凛然道:“贫僧欲回大理。向国主段和誉进言。请他亦來参加此番民族会议。共证同盟。”

  鸠摩智更是大惊:“那西门庆真有如此才具。。”

  晁盖一笑。更不多言。只是合什一礼。提锡杖转身出帐。就此飘然往南而去。

  鸠摩智送出帐外。看着晁盖身影渐渐隐沒在川野上。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心中的好奇越來越烈。回到联盟处所。立即向吐蕃诸部豪酋们请辞。

  吐蕃众子民皆惊。环拜哀求道:“莫不是小人们哪里有做得不到处。怠慢了明王。还望明王明言。小人们悔过便是。只求明王莫弃了蕃部子民。”

  鸠摩智安抚众人道:“本尊岂有弃我蕃部子民于不顾之理。我今日之去。正为我吐蕃子民福祉。。今有破宋之西门庆者。欲召开民族会议。吾当先去测其深浅虚实。证其诚意。如有所得。必來还报。。此吐蕃复兴之机。绝不容有失。”

  众豪酋听了。皆踊跃道:“吾等愿扶保明王前去。”

  鸠摩智摆手道:“我一个出家人。这心就如行云流水一般。无羁无绊。要尔等扶保何用。何况若那西门庆真有奸雄之志。存一网打尽之心。尔等随我去了。却正是自投罗网。吐蕃从此休矣。。。尔等且住。我独身一行。必能履险如夷。方不至于误了大事。”

  吐蕃诸豪酋无奈。只得送出数十里。罗拜于鸠摩智身后。待尊者身影不见。方恋恋而还。归來后便集合人手。大小部族皆自备粮饷兵刃。倾巢而來。。若西门庆敢为难鸠摩智大师分毫。吐蕃子民誓与其拼命。Www。。com

  就算是西门庆昏聩到十二万分。有了晁盖先行在前。他也不会故意为难鸠摩智这位吐蕃的精神领袖。鸠摩智來到西门庆辕门。方才通报姓名。就有小卒改颜相敬道:“竟然是大轮明王亲來。我家元帅已经恭候多时了。”

  有人便骑了快马往中军飞报。有人便恭恭敬敬地请鸠摩智入军营。于偏帐歇脚。打水净面后。又送上香茗点心。敬意甚诚。

  鸠摩智虽然并不看重这些表面上的浮华。但喝着顶级的好茶。还是不由得暗暗点头。。“众人都说西门庆宽仁爱客。不想果然。”

  过不多时。却听远处马蹄声如雷震。鼓地而來。身边伺候的小卒喜道:“是俺家元帅來啦。”

  马蹄声离得这里还远。却突然止息。鸠摩智步出帐外看时。遥见前方有一群人已经尽皆下马。正步行而來。一伺候的小卒飞跑上前。迎着为首之人说了几句话后。那人小跑几步。抢到鸠摩智面前。躬身长揖到地。欢喜道:“在下西门庆。见过鸠摩智大师。久仰大师高名。只恨云山远隔。无能相会。昨日听本识师兄说起大师法驾将临。在下不胜之喜。今日一见。幸何如之。”

  鸠摩智急忙挽住西门庆。口中谦抑了几句。他阅世极深。法眼如炬。一观之下。便知西门庆相待之意诚笃。并非虚言伪饰。心中先便添了三分好感。

  西门庆确实是闻名久矣。真心实意。这位鸠摩智大师。他前世在金大侠的《天龙八部》里早就神交已久。此时竟能亲见其人。实是不胜之喜。感慨万千。眼见其人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虽神情平和。但隐隐却似有宝光流动。便如同明珠美玉。自然外朗内润。西门庆向其人只瞧得几眼。便心生钦仰亲近之意。

  这时众人才随后而至。皆向鸠摩智行礼。鸠摩智一目之间。便发现有一众身着白粗布麻衣之人。行礼间双手拢在胸前。如火焰飞腾状。?异于他人。看得分明。鸠摩智不由得一怔。合什还礼后便道:“想不到在此处竟然能碰到波斯明教弟子。”

  此时明教教主方腊不在。明教弟子众人中以护教法王厉天闰位望最尊。于是出列行礼道:“明教众弟子见过大轮明王。。吾等却非波斯明教嫡传。而是中土明教枝裔。但济世爱民之心。却是法理一同。”

  西门庆大笑道:“好一个济世爱民。。红花白藕青莲叶。万法本是一路人。世间宗教。其宗旨皆不过导民弃恶向善。渡脱众生。成就太平盛世。今日明王明教相会。正可彼此印证心得。诚为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