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章 迁移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六谷联盟吐蕃众要移民。一下子要撂出上千里的荒原來。从此风吹草低不见牛羊。这还了得。因此李乾顺下令。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些贱民走了。围追堵截。刀枪棍棒。一定要把他们撵回去继续给大西夏做牛做马。
联合前事。李乾顺从中看到了西门庆的影子。对汉蛮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李乾顺一点儿办法都沒有。毕竟两国背后互相捅刀子添堵。在外交上來说那是天经地义。真要借此为由撕破脸反而是西夏吃亏。李乾顺也只有忍了。谁让咱们是缔结了停战修好盟约的兄弟之邦呢。
很快。李乾顺收到了西门庆兄弟般亲切的问候。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随问候而來的。还有一封正式的国书。书有盛情邀请西夏国主李乾顺参加即将召开的民族会议。会议上将成立吐蕃自治区。从此彼此间释怨解愆。组建一个由中原梁山、江南明教、西夏、吐蕃、大理为载体的中华联邦出來。大家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彼此友爱。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富裕啊等等等等。
展望了一大堆美好前景后。在国书的最后。西门庆很委婉很客气地“又及”了一下。。因为要成立吐蕃自治区。所以吐蕃各部族必须高度联合。因此六谷联盟的南迁是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不可违拗的。任何妄想逆潮流而动的野心家。如果敢在与天地大势为敌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最终都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世亿万人民所唾弃。因此希望李乾顺顺应民心号召。以开明的态度來平息这次人民内部矛盾。如此吐蕃幸甚。西夏幸甚。
李乾顺看了。怒极反笑。掷书于地。。反正周围一个目击者也沒有。。咆哮道:“西门庆欲胁持寡人乎。。”
正在气头上时。却有小黄门來报:“晋王察哥有火急军情进见。Www。。com”
听到军情。李乾顺心头大跳了一下。急忙传谕召见。察哥一进御书房。就大声道:“我主万岁。大事不好了。宋境内吐蕃部族以吐蕃大德鸠摩智作主。大发传箭。聚人马三万余众。已屯于我大夏西南边境。口口声声说要接应六谷联盟吐蕃众南迁。其势凶不可当。”
李乾顺听了。面色顿变。所谓的“传箭”。是吐蕃遇有战事时。各部族彼此之间联系的一种简便易行而且独特的方式。吐蕃部落众多。平时不相往來。甚至互有仇怨。但每有对外战斗发生时。吐蕃各部族则同恶相济。传箭相率。其从如流。吐蕃的传箭。就相当于汉家简略版的兵符印信。熙宁年间。宋朝拓土开边。斩获不顺蕃部万九千余人。招抚大小蕃族三十余万帐。王安石作《和蔡副枢贺平戎庆捷诗》以贺。诗中赞颂河岷地区战火平息。谓“羌兵自此无传箭。汉甲如今不解累”。
自吐蕃落魄数百年。蕃众顶多是“传箭相结。钞掠堡栅”。或者有蕃官杀牛犒蕃部。“传箭欲寇山外”。。皆属于小打小闹。象今日这样一传箭便云集三万人的盛举。是从來沒有过的。北宋朝廷绝不会容许自家卧榻之侧出现如此一股庞大到不可控的力量。Www。。com否则必将影响政府的剥削统治。
听到三万彪野悍战的吐蕃众卷地而來。李乾顺心头发苦。半晌后方叹息道:“西门庆。你好大的气量。你难道就不怕养虎贻患。将來尾大不掉吗。”
察哥一直看着李乾顺脸色。沒往下接口。听陛下又提到了西门庆。这才继续道:“我主万岁。西门庆那边也传來新动向。。其人突然冻结了和我大夏的一切商业交往。种师道引军在南。西门庆引军在东。俱声势浩大地集众。西门庆号称要‘调解’我大夏与吐蕃之间的纷争……”
李乾顺听着。Www。。com大恨了一声。心中怒火熊熊而生。但半晌之后。还是重重地喘了几口长气。让自己的心境勉强平定下來。
“御弟。你署理我大夏军政。此番西门庆暗中驱使吐蕃作过。依你之见。当抚否。当战否。”
自从西门庆和西夏停战通商以來。察哥以低廉的价格。。与曾经的宋朝相比。。从源源不断的商队手里买到了光洁丰润的瓷器、柔顺爽滑的丝绸、口味缤纷的各类极品新茶、八音齐奏的种种精美乐器、甚至倭国的清酒漆器、南洋的玳瑁珊瑚、大食的香料珠宝。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对于喜欢享受的察哥來说。商路的断绝简直就是要了他的第二生命。当他领悟过欢娱的美好后。就再也不肯失去了。
而很明显的。如果开战。西夏三面受敌。就算能打赢吐蕃和西门庆。但那些五花八门的新鲜玩意儿却是再也进不來了。察哥不愿意这样。西夏很多的贵族不愿意这样。甚至无数的西夏百姓也不愿意这样。。因为西门庆的商队能给他们带來平价的粮食与各种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品。
当然。察哥绝对不会以自身的私利來揣夺公心。他想了想。很实事求是地说道:“我主万岁。如今吐蕃、西门庆之众三路毕集。其锋正锐。而我军新败。若起倾国之力与敌争短长。纵胜之。亦是惨胜。届时士多疮痍。国少仓储。民力疲而不能耕牧。我大夏从此衰矣。我西北边境。又有黄头回鹘、草头鞑靼虎视眈眈。若趁火打劫而來。战阵间稍有疏虞。是无大夏矣。”
李乾顺双眉一轩。凛然道:“御弟之言虽然有理。但那西门庆如此无礼。竟挑唆六谷联盟吐蕃集体移民。叛我大夏。我国西部。为之一空。。这般可恶。难道就这样算了不成。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察哥冷笑道:“岂能就这样算了。为今之计。莫不如顺水推舟。以养贼势。”
李乾顺听了微笑道:“御弟且试言之。”
察哥道:“六谷吐蕃联盟不是要离开吗。我大夏就故作大方。放他们出去。倒要看看。将來西门庆能成立一个甚么样的吐蕃自治区出來。吐蕃部众。素无信行。急则降顺。缓则寇叛。从前各部众不相统属。力分则弱。为祸犹轻。如若西门庆助他们整合起來。那时一呼百诺。为祸更烈。。世间事岂有万全。我大夏只需寻隙于吐蕃与西门庆之间。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以言挑之。以谋动之。自有两虎相争之日。那时倒真想看看。西门庆面上的颜色会是个甚么模样。”
李乾顺听了。抚掌大笑:“果然是寡人的御弟。足智多谋有善策。竟与寡人暗中相合。”
一时间。君臣相视而笑。李乾顺突然又一甩袖子。冷笑道:“不过。西门庆作主召开的这个所谓的民族会议。寡人是绝计不会参加的了。我大夏堂堂西陲大国。岂肯自堕身份。加入甚么中华联邦。哼哼。那样一來。却把自家进取的锐气皆衰了。御弟。你意如何。”
察哥斟酌斟酌。还是躬身道:“皆从吾主所愿。”
于是。西夏朝令夕改。本來气势汹汹将六谷联盟吐蕃部众包围起來往回驱行的西夏军队。突然偃旗息鼓。悄然而退。官府狗腿哭丧着脸跟死了爹娘一样又來宣谕:“我主天恩。念尔等故土在南。魂魄思归。因此开极天罔地之宏恩。放尔等离去。尔等若存人心。后当思报。”
六谷吐蕃众的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们搀扶着被打伤的兄弟。擦干身上的血迹汗水。继续坚定地一路向南。直到有一天。看到尘头卷地而來。听到属于吐蕃的号角声吹响……
终于。终于回到故土了。
这一瞬间。无数人热泪盈眶。怆然跪倒。亲吻足下的大地。
在西门庆、鸠摩智的带领下。经过无数人的努力。西北吐蕃联盟和六谷吐蕃联盟终于胜利会师了。
这一幕。被无数纯朴的吐蕃汉子深深地记在了心里。西夏人说甚么“若存人心。后当思报”。。是的。吐蕃人当然存着人心。他们是一定会报恩的。但不是向西夏。而是向吐蕃的朋友西门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