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章 第一次民族会议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第三三章 第一次民族会议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除了西夏缺席显得略有遗憾之外。第一次民族会议的召开称得上是卓有成效。

  首先。是确定了中华联邦的正式成立。

  西门庆打平一家一姓之腐宋后。却一直沒有黄袍加身。登基坐殿。这让很多人心中都犹疑不定。。梁山弟兄是恨不得西门庆当了全天下的老大后。他们好跟着瓜分胜利果实;明教的一部分人则是背地里打鼓。西门庆说的那个三年一换的竞选制。莫不是缓兵之计。暗中正在布局对付他们。这些人不自安之下。沒少在方腊跟前翻舌头。让方腊也有点儿疑神疑鬼起來;接着就是全天下的老百姓。百姓们可不管你西门庆这个转世天星。Www。。com是不是奉天承运來推行前无古人的“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制度的。他们这些升斗小民早已经习惯了头上有个皇帝。有只真龙在顶上罩着。大家心稳啊。什么瘟疫时疠、刀兵水旱、毒蛇猛兽、乌龟王八。有真龙天子镇压。它们还敢出來吗。西门庆不当皇帝。老百姓心里都沒底。

  现在。一切都疑窦都随着中华联邦的成立完美地迎刃而解了。。梁山弟兄当然支持自家老大;千里赶來的方腊最大的野心只是当“圣公”。圣王什么的他知道自己玩不转。所以很干脆地推了西门庆的票;吐蕃那边更是要坚决和准备一手缔造新吐蕃的西门庆站在一起;大理就更不消说了。他家的国师本识大师曾经叫做托塔天王晁盖。国王段和誉对其言听计从。

  众望所归之下。西门庆水到渠成地被选为了中华联邦的第一任元首。并发表竞选宣言道:“今天。中华联邦正式成立了。这是一个多民族联合。共同发展的平台。在这里不分胡汉。人人平等。所有人一起分享和平带來的巨大利益。在这里充满了机会。任何人只要肯努力。就不会永世背负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的枷锁。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公理之民。他们的自由与财产均神圣不可侵犯。因为凡是沒有人身保障与财产主权的地方。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就一定沒有正义。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把头抬得高昂。有尊严地活着。让真实的声音从心里发出……”

  宣言传遍四方。老百姓们知道西门庆终于定国号为中华联邦。。虽然这名字有点儿长。。又做了皇帝。。在老百姓看來元首就是皇帝。。顿时觉得有了主心骨。大家一片欢腾。家家呼明主。户户挂龙旗。。被圈养了千年的老百姓。一时还理解不了西门庆宣言中的真义。但星星之火已经播下。终有燎原的一天。人民会一步步地觉醒。当他们从束缚着自己的狗皮里钻出來。能够站直身体张大眼睛以全新的视角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Www。。com他们组成的国家才会是一头真正雄风独步的醒狮。

  西门庆并不存急功近利之心。。改朝换代或者只是机会之下一代人的事儿。但改道历史潮流却是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功课。他只想着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一步步稳稳踏出。让播下的新苗每一株都鲜活、茁壮。能更多地让后人记住那一片开天辟地的绿色。能顺利收获自然很好。就算遭了灾荒颗粒无收了。但一定还有后來人会记得那一片曾经的绿野。然后重新开辟更大的希望的田野出來。

  其实。西门庆自己开辟的希望田野就已经相当的巨大了。。新生的中华联邦。第一号议案就通过了吐蕃自治区的成立。

  西门庆掣着鸠摩智的手。一齐高高举起。大声呼喝道:“今天。在这个庄严的时刻。吐蕃自治区正式成立了。吐蕃人民从此站起來了。”。。当是时。鸠摩智泪流满面。无数吐蕃子民满面泪流。

  吐蕃衰亡数百年。遭人白眼受人嫌。无数吐蕃子民妻离子散。南奔北走。仓惶于歧路。伤心绝命之下。再休提昔日赞普风流。。今天。这一切苦难随着西门庆的这一声大喝。终于都成为了历史。

  从今之后。Www。。com吐蕃人重回故土。挺拔着身躯有尊严地在阳光下活着。再不必遭受赵宋、西夏那样的剥削压榨了。

  西门庆把秦凤路的西宁州、积石军、廓州、河州、湟州划出來。加上本就是吐蕃旧地的青藏高原。以为吐蕃子民休养生息的家园。

  李乾顺得报后。怅然若失。。换作是他。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将河湟的膏腴之地拱手送人的。是拼死也要据为己有的。。也就是在这一刻。李乾顺不得不承认。如果只论君王的气度。他是万万不及西门庆的了。

  西门庆不求得土地。只求得人心。以成大业。。这一点。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确实是以一家一姓为利益的李乾顺所拍马不及的。这种历史的局限性。党派帝王终究难以超越。

  李乾顺看着天上的寒星。长长地叹了口气:“西门庆啊西门庆。你就不怕养虎贻患吗。”

  西门庆真的不怕。因为第一。他有真心;第二。他操兵戈;第三。他控商路。

  吐蕃自治区成立后。接下來的议案就是吐蕃与中原的贸易问題。

  西门庆首先下令蠲除了与吐蕃之间的贡赐贸易。什么是贡赐贸易呢。贡赐贸易是从前赵宋与吐蕃之间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种经济活动一般说來并不是一种完全的等价交换。往往是赵宋的“回赐”价值远高于吐蕃的“进贡”价值。赵宋为了维持天朝上国的脸面。总是打肿脸充胖子。

  见赵宋乐于当冤大头。吐蕃各部族沒事儿就來“进贡”。除了大宗的贡马之外。还贡牦牛、骆驼、狮子、犏牛、乳香、象牙、玛瑙、犀角、铁甲、铜印、银装交椅等物品。这些贡品有的是吐蕃本地的土特产。有的是吐蕃与中亚、西域各国商人贸易得來的商品。概括起來就是两大特点。。一个是好。一个是贵。赵宋则回赐锦袍、金带、供帐、什物、茶药。甚至还有禁运的铁器、熟铜等等。

  长年以往。贡赐贸易就成了赵宋政府极大的负担。当然。很多大贪官是很乐意将这种贡赐贸易永远做下去的。因为他们能在中间上下其手。一个个都捞得脑满肠肥。

  西门庆可不愿意当这种冤大头。白扔钱财倒也罢了。主要是这种贡赐贸易天生就是不平等的畸形儿。一方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一方卑躬于下暗怀算计。虽然表面上和乐融融。但嫌隙就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种下了。关键时候。必然坏事。

  所以西门庆对这种所谓的贡赐贸易深恶痛绝。他仗言道:“今日联邦既立。中原吐蕃。便是平等的兄弟。若是复行贡赐。倚财仗势如舍嗟來之食。视兄弟为乞丐乎。这等行径。施者无礼。受者有辱。岂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好男儿当不取。”

  鸠摩智与一众吐蕃豪酋听着。无不暗暗点头。对西门庆的尊敬亲睦之心。如春园之草。不见其生。更有所增。

  贡赐贸易既绝。西门庆就大力发展中原与吐蕃的边境贸易。具体措施之一是广开榷场。由吐蕃商人携带交易物品到边境指定地区进行官方性质的合法买卖;第二则是民间流通。西门庆给出了不少优惠政策。鼓励汉商和蕃商在边境地区进行民间私市。第三则成立联合执法骑兵部队。巡视边境。雷霆扫荡那些威胁來往商队安全的马贼盗匪。

  诸般举措。极大地保证了汉商和蕃商的利益。吐蕃众人听着看着。无不悦从。

  商业上的事。西门庆这边的参与者除了神算子蒋敬之外。还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地厨星武大郎。早在清河县时。武大郎的功德炊饼就在西门庆的指引下。掺入了期货的手段。武大郎虽其貌不扬。但架不住其人做事用心。于期货这一道。得益良多。西门庆想到日后必对崛起的金国用兵。那时对战马的需要必多。而吐蕃出良驹好马。宜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因此这回民族会议。特意将武大郎请了來。在与吐蕃的边境榷场中。主持开设了“大宗马匹远期交易所”。将战马和民用马挂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