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章 盟誓 - 霸宋西门庆 - 三王柳
西门庆知道鸠摩智是大智慧之士。连他都不得索解的问題。自己更加解释不來。但是。。穿越者最大的财富、最犀利的武器不是造玻璃、炼钢铁。而是思想。
因为有千年的见识撑腰。所以当鸠摩智一片朦胧的时候。西门庆已经是洞若观火。
曾经梁山的圆桌会议之加强版就这样被引入了新生的吐蕃自治区。
赞普的血脉虽然已经断绝。但是可以有议院。。一些大部落豪酋可以有效地集中吐蕃大部分部族的意见。他们成为了上议院的议员。当吐蕃发生的任何事件。他们的职责就是各抒己见。
世界上的事情很多时候都不会不约而同。Www。。com意见相左是家常便饭。甚至有很多人生命中的乐趣就是为了反对而存在。。你赞成。我反对;你反对。我赞成。。乐此不疲。也算是人间特色。
上议院就是为人性的喧嚣提供了一个表现的舞台。
别的小部落豪酋组成了下议院。根据自家对事件的看法。选择不同的阵营。他们虽然沒有发言权。但是可以做为自己支持的上议院代表的智囊。集思广议后用递话的方式來给自家代表进行智力上的支援。
上下议院的组合。将带來一场场声势恢宏的大辩论。在鸠摩智看來。这倒很有藏庙举办盛会时。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大和尚们辩经的风采。。因此这主意让鸠摩智天生就觉得亲切。
当然。考虑到吐蕃子民热情奔放的性格。而那些集大成的诸豪酋更不是循规蹈矩的典范。所以。上下议院辩论大会的主裁判由鸠摩智大师担任。他将抡着那柄大木榔头。将所有的煽动、挑唆、构陷、毁骂等等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负面因素。全部震慑收拾掉。就象庙里辩经一样。上下议院里决胜的关键不再是马刀。而是比马刀要更锋利的舌头。
看谁说的有理。看谁能感染更多的听众。那么举手投票时。多数压倒少数。口舌伶俐的议员就将占据最大的赢面儿。
沒有赞普的一言而决。就由众人的群策群力來弥补。西门庆的主意让鸠摩智突然豁然有悟。。世界原來可以不需要强人。一个好的制度完全可以将之代替。甚至做得更加完美。
议院制度令鸠摩智欢喜赞叹。于是信受奉行。在他的斡旋下。吐蕃的议院很快就完备起來。形成了基本的舌尖上的战斗力。豪爽的吐蕃人很快就迷上了这种将利益争夺完全表面化、彼此间吵得沸火连天却不会伤筋动骨、最后还可以获得解决之道的特殊战斗。
西门庆悠然而笑。。火种已经播下。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分一人之权为众人之权的理念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深入人心。那时。一家一姓一党一派的独裁集权政治将再无市场。由此而滋生的贪婪腐败也将瑟缩于大众的光天化日之下。再不复后世那种无廉耻的肆无忌惮。
这就是历史的走向。时代的脉搏。能够亲自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西门庆与有荣焉。
成功解决了吐蕃众最大的问題后。民族会议上再无棘手事。这第一届的民族会议眼看就要圆满闭幕了。对与会的每一方势力來说。此行都可谓收获巨大。。尤其是新生的吐蕃自治区。在焕发出勃勃生机后。刚刚成立的议院牛刀小试。Www。。com代表所有的吐蕃子民以全票通过了一项议案。。吐蕃众子民为了感谢吐蕃大恩人西门庆对吐蕃的再造之恩。也为了表达吐蕃众子民的一片血诚敬意。他们将以吐蕃最隆重的礼节。來和西门庆进行盟誓。
所谓盟誓。就是表示双方和好之心永不改变的风俗仪式。在吐蕃部族心中。盟誓是神圣的。对于违盟背誓。不守信约之举。所有吐蕃子民都深以为耻。予以卑视。
吐蕃最简单的盟誓。就是鸠摩智给众蕃部和断后。众人间的折箭为誓;规模再上档次一些。则会“刑羊狗猕猴”;再大规模的话。就将“杀犬马牛驴以为牲”;而吐蕃众所公认的最高级别的盟誓。百年难得一遇。
这殊荣。西门庆遇上了。而且他还是主角。
西门庆想不到自己召开的民族大会。还将有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盟誓來做闭幕式。真是固所愿。不敢请尔。感受着吐蕃人民的诚意。西门庆心里热烘烘、美滋滋的。这种感觉比起捞钱玩女人、割人剐人还要來得爽多了。
盟誓之日。会场之地按照吐蕃民俗。被装饰得一片纯白。盖因吐蕃人崇尚白色.其尚白之俗与“尊佛”相关。因为佛教经典以人做好事为“白业”。做坏事称为“黑业”。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毗奈耶杂事》卷八谓;“大王当知白业白报.黑业黑报。杂业杂报。是故应舍黑、杂二业。当业白业。”按佛教释义。白色是“光明”、“纯洁”、“正直”、“胜利”的象征。最重佛法的吐蕃人自然产生了将白色视为圣色。奉为至上的民族信仰心理。并在其日常生活及言语行动中。更虔诚地表达了出來。。以“心顺为心白人”。蕃汉交际中吐蕃人给自己取汉姓时也要姓白。盟誓的会场上。更是心白旗飘扬。如雪练翻空。那都是无数吐蕃子民将自家珍藏的白色丝绸捐献了出來。才有了今日这一片纯白的海洋。
会场上到处人声鼎沸。梁山、明教、吐蕃的战士们三五成群地聚拢在一起。Www。。com虽然言语有碍。但比手划脚间也能心意相通。美酒递來递去间。不时有好胜之人友好地扭斗在一起。旁边人纷纷鼓掌喝彩助威打气。
从各佛寺赶來的喇嘛僧则围拢在鸠摩智所居的行帐之前。同鸠摩智、本识高谈阔论地辩经。一个个有所得处。便不由得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起來。
吐蕃的子民换上了节日的盛装。和凤翔府的汉民们混杂在一起。双方友好相处。这时最活跃的就是商人。在这种欢乐的时刻。平时最吝啬的人也会不由得大方起來。让商人们赚得满盘满钵。其中卖酒的小贩最受欢迎。当然。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也有被揪住痛打的。。因为这些不长眼睛的家伙往酒里掺水掺得忒狠了些。
喧嚣中最亮丽最抢眼的自然还是美丽大方的吐蕃少女们。吐蕃女子以长发为美。小姑娘从十一二岁时就开始留发。等长成少女时。她们就把头发梳成小辫。装入精心绣制的辫筒。辫饰缀以金银、珊瑚、玛瑙、珍珠、海螺、象牙、松耳石等装饰。再穿上节日的彩衣盛装。蹁跹之际。真是玉笛声中百花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这些眩目的风景到來后。多聚在梁山、明教、大理营帐外。有人偶出。少女们便联袂绕其人即兴踏歌。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其歌词曰:“自今后无仇杀。有买卖快乐做得活计。不被豺狼來夺人口牛马。”
只是听着看着。就不由得令人心驰神醉。再严肃的人也会不自觉地满脸微笑起來。西门庆远远欣赏着吐蕃少女们动人的歌舞。心旷神怡之余。不由得想像。。这种围圈歌舞的踏歌形式。会不会就是后世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族舞蹈“弦子舞”、“锅庄舞”的前身呢。
而在近水沿河的地方。还有吐蕃人在并水为秋千戏。荡秋千是吐蕃的风俗之一。虽延续至后世而经久不衰。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结大树以皮绊索。吐蕃儿女如美丽的白胸鹰一样。踏秋千迎风而翱翔。激烈处。秋千往往高过树顶。每一个來回。必会引起围观者无数的惊呼。
梁山谍报头领鼓上蚤时迁看了技痒。也登上秋千一试身手。本來吐蕃的秋千好手见时迁浑身上下轻飘飘沒有四两肉。还意存轻视。沒想到一荡起來。时迁的表演就令他们大吃一惊。。荡得高是不必说了。而且时迁在那绝险的高空。还能游刃有余地做出种种花样。或两手放索金鸡独立。或头下脚上倒竖蜻蜓。看得人心惊肉跳。却又热血沸腾。
这一场秋千荡下來。所有人都是心服口服。自愧不如。尤其是荡到紧张激烈处时。也不知喊哑了多少漂亮美眉的嗓子。
阚万林挨挨擦擦地挤在美眉群里。见时迁如此拉风。他也不由得动了照猫画虎的春心。眼见时迁下了秋千后无人再敢上去献丑。阚万林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让大家见识一下俺北风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