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铁链 - 铁楼 - 黎照临

第506章 铁链 - 铁楼 - 黎照临

这张黄纸上面,被人圈了一小段话,认真研读,不过如下:

说:

唐贞元丁丑岁,陇西李公佐泛潇湘、苍梧,偶遇征南从事弘农杨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征异话奇。

杨告公佐云:永泰中,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有渔人,夜钓于龟山之下。其钓因物所制,不复出。渔者健水,疾沉于下五十丈。见大铁锁,盘绕山足,寻不知极。遂告汤,汤命渔人及能水者数十,获其锁,力莫能制。加以牛五十余头,锁乃振动,稍稍就岸。

时无风涛,惊浪翻涌,观者大骇。锁之末,见一兽,状有如猿,白首长鬐,雪牙金爪,闯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人不可近。

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顾视人焉,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拽牛,入水去,竟不复出。时楚多知名士,与汤相顾愕悚,不知其由。

尔时,乃渔者知锁所,其兽竟不复见。

公佐至元和八年冬,自常州饯送给事中孟蕳至朱方,廉使薛公苹馆待礼备。时扶风马植、范阳卢简能、河东裴蘧皆同馆之,环炉会语终夕焉。公佐复说前事,如杨所言。

至九年春,公佐访古东吴,从太守元公锡泛洞庭,登包山,宿道者周焦君庐,入灵洞,探仙书,石穴间得古《岳渎经》第八卷,文字古奇,编次蠹毁,不能解。

公佐与焦君共详读之:“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夔龙土伯拥川,天老肃兵,功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授命羹龙,桐柏等山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胡木魅水灵山祆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戟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

这段古文,还算浅显,大体的意思是说,有个渔翁在江边钓鱼,鱼钩卡在水下出不来了,于是,这人仗着自己水性好直接沉入水中,一口气潜入五十“丈”(也就是一百六十多米的样子),在水底看见一条十分粗大的铁链盘在山脚下,这人觉得很惊讶,于是回去告诉了当时的行政长官,对方听后,就找了一群人过来看看,结果,几十个人可劲儿拉都没将铁链拉上来,后来,又多加了五十头扭才将那铁链从水底捞出,可随着铁链越拉越长,水面之上无风起浪,大家见了都觉得有些没底,可怕什么来什么,往上一拉还真从水底拉出一个小怪兽。

这怪兽,长得像猿猴一样,白头,长须,有着雪白的长牙和金色的爪子,刚被拉上岸边,就看他有五丈多高(也就是十六-七米的样子),他像个猴子一样蹲着,但是,在水里泡得久了,两只眼睛并不能睁开,在口鼻处,水流如注,腥臭扑鼻,寻常人很难靠过去。

足足过了好一阵子,这货才逐渐苏醒过来,两只眼睛一开,跟灯泡似的直放光,一看到众人就摆出一副要发怒的样子来,大家见了,赶紧跑,可慌忙间没人照看那些蛮牛,一个个全都被那怪物拖到水里去了,再之后,这货就像是消失了一样,在也没有出来过。

此事过了很久,一直也没有个头绪,直到有一次有人在一个山洞里头发现一本名叫《岳渎经》的古书,这书上的字,晦涩难解,一看就是上古时期留下来的东西,而且,时间久了,上面的字迹并不清晰,那好事的凑在一起,仔细研读了很久才研究明白,原来,这上面记载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大禹,在大禹受命治水的过程中,曾经三次到过桐柏山。可是,每次桐柏山,都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冥冥中有一股看不见的暴虐力量,阻止大禹动工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