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培训的投入产出 - 和谐分配 - 相如

第四节 培训的投入产出 - 和谐分配 - 相如

现代管理中,任何设备的功能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潜力才是无限的,企业惟有通过培训,放手培养员工,发掘员工的内在潜质,才会使企业具有前进的动力。

有一位年轻的伐木工人,他身强力壮,干起活来精神抖擞。第一天,他拿着一把新斧头砍树,一天下来,砍了十棵树。

第二天,他一样地努力工作,事实上,他觉得自己比第一天工作更努力,但是只砍了八棵树。

这位年轻人觉得不解,他想:明天,我要早一点开始。所以他提早上床睡觉。

到了第三天,他尽全力地工作,但是只砍了七棵树;又过了一天,数目减少为五棵树。到了第五天,他只能砍倒三棵树,而且在黄昏之前就觉得精疲力尽。

隔天早上,他正在费力砍树的时候,一个老人经过,问他:“你为什么不停下来磨一磨斧头呢?”

他回答:“没时间,我正忙着砍树。”

可是,忙了一天,他只砍了一棵树。年轻人于是照老人说的磨了磨斧头,结果第二天毫不费力地砍了十棵树。

企业应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因为培训带来的收益远大于付出。

诺基亚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进入诺基亚的新员工,都要有3至6个月的入职培训阶段,这个阶段因工作岗位的不同和个人适应能力的差别而有长有短。诺基亚在培训中,极为重视员工价值观的认同。进入诺基亚的新员工将在与老员工、高级技术人员,甚至专家的共同合作中学习,如有必要,他们还有可能被派出国学习几个月。课堂培训在诺基亚只是员工培训的一小部分。新员工在老员工的帮助下进行具体工作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培训。诺基亚与世界上100多所大学和高等培训机构建立了联系,使员工有更多受培训的机会。在中国,诺基亚与清华、交大等著名学府合作了许多项目,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员能走进诺基亚。为了培训诺基亚的中国员工,他们专门建立了“诺基亚中国学院”,旨在通过世界一流的管理教育,帮助学员更好地面对当今中国电信产业管理的挑战。

诺基亚每年保证员工有三个星期的专门学习时间,并充分尊重员工个人的选择,而且每年投入巨额的培训费,对员工进行精确而又符合员工需要的培训。诺基亚大学负责对员工的培训,每年会从外界选择并经过改善使之符合公司需要的各类课程及教材,然后由专业教师授课,有时也会聘请世界顶级专家进行教学或讲座。诺基亚培训的另一个方法是网上学习。诺基亚有一个遍布全球的内部公共网络,对外界有很多的保护系统,以最小化的秘密面对员工,员工可以从网上下载大量的最新的学习资料。从课堂到网上,诺基亚每年要针对员工的各种不同需要开出400多门课,为员工提供很多学习机会,以保证员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随时抓住最新的东西。诺基亚从来不在员工进修培训后,要求他为公司提供有偿服务的期限。

每年诺基亚都要举办被命名为“诺基亚之道”的各种讨论会。这是保证诺基亚高效运转的特有方式。在这些讨论会上,与会员工各抒己见,通过交流与整合,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形成新的行动策略,而又迅速传达到全球每个区域、每个站点、每个员工,形成从下至上、从上到下的“头脑风暴”,推进诺基亚的整体能力,形成公司最好的运作模式。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教育培训系统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没有准确的需求分析,就没有让“顾客完全满意”的培训方案与课程。依据这个模型,摩托罗拉大学客户代表部还根据事业部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分别对其事业部的各部门或专业乃至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做出分析,在组织发展部的协助下,分别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与培训课程,制定出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包括个人教育培训计划(1DP)。培训需求分析后,客户代表部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为各事业部做出一年的培训计划。

知识是新经济时代财富的主要来源,知识工作者是最有生命力的资源。企业的成败兴衰,首要的决定因素是人,是拥有知识的人才。企业拥有人才的数量以及人才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固然是重要的,但更关键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通过人才管理使知识不断转化为创新的核心技术,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企业能够以超常的速度发展。

麦当劳认为只有当每个受许人富裕了,整个特许经营系统才能变得更强大。那么,如何才能使受许人有利可图呢?惟一的方法就是给予受许人足够的支持,对受许人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经营秘诀;同时麦当劳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并建立了较完备的培训体系。麦当劳的培训体系采用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作。

脱产培训主要是由位于芝加哥的汉堡大学完成。汉堡大学是对分店经理即受许人和重要员工进行培训的基地。还在1957年,麦当劳就制作出了第一部训练影片,计划在各加盟店中办讲习训练。但是麦当劳认为,必须要营造出一种教室气氛,才能够教这些加盟者一些经营的哲学和理论。1961年2月,在一家麦当劳店的地下室里,麦当劳的汉堡大学终于开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