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德军高加索的成功特种战 - 二战之我是内务军 - 雨夜里有沙漠
生产石油的高加索油田长期以来,都是苏联能源中心,早在十九世纪晚期,来自西方的技术人员就在这里帮助俄国人开采石油。到二战前夕,以巴库为中心的巴库油田和以迈肯普为中心的高加索油田,为苏联提供了经济发展必须的能源。二战爆发后,生产煤炭的乌克兰顿巴斯煤矿被迅猛攻击的德军占领,继续支撑苏联军事工业和战争机器所必须的能源就只剩下西伯利亚、中亚和高加索了,而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在战前发展缓慢,似乎输油管线还没有铺设完毕,相对于拥有完善的输送管道的高加索油田,上述两个地区尽管能源储备巨大,但由于运输的瓶颈效应,还不能满足满负荷工作的苏联战时经济需要。因此,一九四二年,苏德战争进行到第二年,高加索油田的重要地位便凸显出来。
盛产石油的高加索对于纳粹德国来说同样十分重要,一九三九年战争爆发后,德国的油料来源只能依靠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国内加工的油料替代品和从苏联进口的石油,苏德战争爆发后,来自苏联的进口已无可能,而盟军对罗马尼亚油田的轰炸也影响了油田的产量,捉肘见襟的希特勒和德军总参谋部在考虑东线一九四二年夏季攻势的主攻方向时,自然对高加索油田情有独钟。
为了达到这一战略目的,德军总参谋部在一九四二年夏季蓝色计划中将德军东线南方集团军群一分为二,一路直扑苏联南部重镇斯大林格勒,另一路则夺取罗斯科夫和阿斯特拉罕,继而占领整个高加索,“掐断苏联人的喉管”。
德军第六集团军和霍特的坦克集团军一个漂亮的拖刀计,在沃罗涅日方向粉碎了老元帅布琼尼指挥的苏军进攻,曼斯坦因的第十一集团军又占领了克里米亚,一九四二年春天一系列胜利使德军夏季攻势计划实施成为可能。一九四二年盛夏炎热的天气里,高奏凯歌乘胜前进的第六集团军正准备强渡顿HN方罗斯科夫附近的德军也正在悄悄谋划一个大胆的行动。
这个大胆的行动是一个经过仔细斟酌考虑后制订出来的,计划的主题是使用武装党卫队第五维京装甲师、第十六步兵师〔摩托化〕和第十三装甲师进攻库班草原上的迈肯普,以夺取那里的油田。
油田对于双方都至关重要,德军总参谋部担心在德军占领迈肯普的时候,油田早已被苏军破坏殆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总参谋部在这个计划中附加了一个特种作战计划,正是这个附加计划,才使这个攻势被认为是二战期间“最大胆,也可能是最匪夷所思的行动”。
附加计划分为两部分,长期计划是使用特种部队——勃兰登堡第八○○建筑训练团组成一支精干小分队,化装为苏军,渗透苏军后方,制止苏军在遭到德军进攻时破坏油田;短期任务是勃兰登堡部队另一支渗透小分队夺取Bjelaja河的桥梁,以保障德军装甲部队顺利渡河进攻。
长期计划被赋予勃兰登堡第八○○建筑训练团第一营,第一营从其下属的“波罗的连”中抽调了六十二名志愿者,这些自愿者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他们的指挥官是该营副官亚德里安·冯·弗尔克萨姆中尉。
弗尔克萨姆中尉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出生在俄罗斯的彼得堡,他的父亲是一位为沙皇俄国海军服务的德意志族高级将领。弗尔克萨姆能说十分流利的俄语、英语和德语,他先后在柏林和WYN的大学中学习经济学。一九三九年,语言能力优异的弗尔克萨姆被德国总参谋部军事谍报局招募,参加了当时规模很小的谍报局秘密部队——勃兰登堡第八○○建筑训练营,在一系列特种作战中,弗尔克萨姆很快被提升为中尉,其才能受到上级的重视。
计划的短期任务被赋予勃兰登堡第八○○建筑训练团第二营第八连的,该连计划使用一个排的兵力执行任务,该连成员大多是自愿为纳粹服务的俄国人,被安排执行任务的二十四名能说俄语的人员中,有十五个就是来自德军军事谍报局的俄罗斯族间谍,这支小分队的指挥官也是一个俄国人——普罗哈斯卡中尉,他来自乌克兰原德意志少数民族聚居地,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尽管他的母语是俄语。
从前线到迈肯普市区的距离大约有一百公里,弗尔克萨姆中尉的小分队如何安全秘密地抵达迈肯普而不被苏军发觉,是这个大胆计划中的关键。勃兰登堡部队的计划制订者在战前和战争初期的资料积累这时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德军战地侦察部门在战前和战争爆发后一直十分注重对苏军战俘的审问工作,很多资料的积累都源于这些情报人员的日常工作,工作十分仔细的德国人十分清楚苏军内部的一些工作程序和细节,这对勃兰登堡部队小分队的渗透工作帮助极大。
没有资料显示是何人制订了这个长途奔袭的作战计划细节,弗尔克萨姆中尉本人无疑参与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他在一九四五年阵亡,因此很多战斗发生前的准备工作只能靠后来事态发展进程来推测。不论从什么角度来推断,这个任务可以说是二战期间相当诡诈的军事行动。
一九四二年八月二日,计划规定德军装甲部队攻击抵达迈肯普的前七天凌晨,弗尔克萨姆中尉和他指挥的六十人小分队,身穿苏联内务部安全部队制服,告别了送行的德军参谋,在黑夜掩护下,悄悄从阿里克山德洛夫斯卡亚地区越过苏军前沿阵地,渗透到一个苏联村庄内,根据德军前线侦察人员侦察来的情报,这个村庄内驻扎了一小批苏军,这些苏军士兵来自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此前有情报显示这些来自高加索的士兵时常流露出对苏联现政权的不满情绪,而来自乌克兰的士兵则对这些言论普遍持默认态度。弗尔克萨姆中尉化装为苏联内务部安全部队军官,化名特鲁钦少校,带领经过化装的勃兰登堡士兵骗过卫兵,包围了这些睡梦中的苏军并解除了他们的武装。睡意朦胧中的苏联士兵蒙蒙瞳瞳中被命令按民族分列,高加索人被立即带到村子的一段,然后德国特种兵向天空开火,让村内剩下的乌克兰人误认为这些高加索人都被内务部部队枪决,实际上这些高加索人都被德国人押送到战线另一面去了。剩下的苏军士兵主要来自乌克兰,特鲁钦少校〔弗尔克萨姆中尉〕言辞郑重地训斥了他们的“动摇情绪”,并且命令他们登上卡车,准备押解到迈肯普送这些人“上军事法庭”。
弗尔克萨姆和他化装为苏联内务部部队的小分队押送着这些苏联士兵,一路顺利抵达了在迈肯普的内务部安全部队指挥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苏联内务部安全部队的职责,NKVD部队隶属苏联内务部,在战前驻扎在苏联境内各大中城市承担国内安全治安工作,这一点有点类似我国目前的武警部队,战争爆发后,NKVD部队还负责监督武装部队,充当督战队的任务,权利相当大。NKVD部队分散在各个大中城市,每个单位都是独立的,例如在斯大林格勒的NKVD部队在一九四二年九月斯大林格勒最困难的时候,尽管它齐装满员,装备精良,但苏军就是调动不了它参加市区防御战,最后还是苏联最高统帅部下令该师才投入战斗。从此可以看出NKVD部队的独立性。另一方面NKVD部队的分散性,使各地区内务部互相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这一点不同于苏军野战部队。在一九四二年夏初德军洪流般攻势下,苏军指挥机关一片混乱,NKVD部队恐怕也好不到那里去。德军正是摸透了这一点,才采用了化装为NKVD部队渗透的做法。没有资料显示弗尔克萨姆中尉化装为什么地区的内务部部队,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迈肯普地区的,也许是罗斯托夫地区的,这十分有可能,利用在罗斯托夫俘获的苏联NKVD部队人员身份来乔装这些突击队员,名正言顺且身份切实存在,这从弗尔克萨姆得到迈肯普苏联内务部指挥部的欢迎上可以推测出。从罗斯托夫地区撤退下来的内务部部队在撤退途中发觉有部分苏军士兵企图向德军投降,于是这些内务部部队“及时有效”地制止了他们,粉碎了投敌阴谋,这样一切都顺理成章,因此驻迈肯普的内务部人员对弗尔克萨姆的到来自然表示欢迎,重要的是弗尔克萨姆和他的突击队没有引起一向以“怀疑一切”而著名的内务部人员的怀疑。
特鲁钦少校〔弗尔克萨姆中尉〕向迈肯普内务部人员移交了押送的那些苏联士兵,并向当地内务部部队指挥官——一个将军〔没有查到这个将军的名字,这是一个蠢猪!〕汇报了他们制止了这起阴谋的经过以及处决了那些高加索人的情况,他得到了将军的表扬,当晚这个“蠢猪”将军还特地为特鲁钦少校和他的手下举办了一个小型欢迎联欢会。
接下来的六天里,特鲁钦少校和他的部队被苏联迈肯普内务部部队司令部命令巡视附近的苏军前线各部队,这为弗尔克萨姆中尉了解整个地区防务情况和苏军破坏油田的前期准备工作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