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因 - 千山记 - 石头与水

第79章 因 - 千山记 - 石头与水

江北岭之事峰回路转,委实令人目瞪口呆。

不过,修筑书楼的确是利民盛事,想一想前一个修筑书楼的皇帝获得何等盛誉,再想一想前一个主持修筑书楼的大儒获得何等赞誉,不少人都觉……我靠!江北岭果然不是吃素的啊!

当然,以上是不少人的内心活动。

譬如江北岭的朋友、家人、学生、仰慕者当然是另一种看法,这些人都觉……普天之下,除了咱们江大师,还有谁配主持筑书楼之事么?

穆元帝命江北岭修筑书楼,江北岭领命。

就这样,江北岭大儒留在帝都城。

李宣也得了官儿,收拾收拾去宫里做侍卫了。

胡太后听说外孙来宫里做官儿了,她老人家但凡有空就召外孙来慈安宫吃饭,还时不时着人给外孙子送水果点心啥的,搞得李宣满头黑线。

李宣休沐时来谢家寻谢莫如说话,李宣来了,今日正巧是休沐日,谢尚书也在家,李宣是永安侯府的世子,便是谢尚书招待的他。李宣虽有身份,但谢尚书也是朝中重臣,李宣这一来就要见人家孙女,你就是侯府世子人家也得问一问原因啊。

李宣笑,“我今日得闲,来瞧瞧莫如妹妹。莫如妹妹先时问我打听我家里一套书,我给莫如妹妹带来。”

谢尚书也不好说,书我转交啥的,还是带李宣进了松柏院。

谢太太正招待三老太太婆媳一大家子呢,谢莫如谢莫忧做陪。谢尚书先令丫环进去传话,谢莫如带李宣去了临水亭。

李宣厚着脸皮来谢家,并不空手,还带了礼物,两匣珍珠两匣宝石一套家中藏书。李宣道,“我家里都是男人,没人用这些,妹妹拿着玩儿吧。书的话,妹妹抄一套,再还我。”

谢莫如双手接过,“听文休法师说过你家里有这套藏书,前朝战乱,不想还有保存。”

李宣道,“曾祖父离开前朝时,身上只带了紫玉青云与这套藏书。这书不算稀罕,在大凤朝时时常借人抄阅,因此书涉唐神仙,方没有刊印。大凤朝之后,前朝太祖皇帝不喜神鬼之说,庙观不知毁去多少,这书也没人借了。谁晓得前朝末帝笃信神仙术,祈愿长生,觊觎这两件东西,家祖无奈,方离开前朝。”

“前朝末帝也算求仁得仁。”谢莫如笑笑,“自古帝王无神仙。”

李宣祖上与唐神仙相关,对神仙一向敬重,并不认同谢莫如的说法,道,“黄帝生而神灵。”

谢莫如道,“三皇五帝,皆与神灵相关,只是彼时尚未有文字记载,口口相传而已,有何为证?再或者,神灵的年代已经过去。也有可能,他们本身也只是凡人,离得远了,咱们从几千年后往前看,觉着都是神灵。”

李宣从未听得此奇言,一时怔忡,“这怎么可能?”

谢莫如眨眨眼,笑,“我一家之言。”

李宣忍不住笑,“你就说自己瞎编就是。”

“百家争鸣时,各家自有论断,何来胡编一说。”谢莫如还是与李宣商量,“文休大师指点我极多,你家这书,我就借文休大师看一看,无妨吧?”

李宣自然并不介怀。

李宣问谢莫如,“妹妹当初怎么想到筑书楼的法子的?”

谢莫如并不相瞒,笑道,“二叔以前偶尔会带我去翰林院的藏书楼借书看,每次去,颇多异样眼光。不过,李樵与北岭先生相熟,想来李宣说服北岭先生留帝都之事,李樵没少出力。兄弟二人必然关系不差,李宣方这般突兀的提起李樵来。

谢莫如道,“世子既惦记九江先生,有空多去看看他就是。”

李宣想着,反正谢莫如对他大哥的事也清楚,低声道,“莫如妹妹,你说,有没有法子让我父亲与大哥亲近些个。”

“人跟人之间缘分不同,有些人,即使至亲,也天生缘浅。既是缘浅,无需强求。你有你的机缘,令尊有令尊的机缘。”

李宣真心建议谢莫如,“莫如妹妹,庙里你还是少去些啊。”现在就机缘来机缘去的,李宣真担心谢莫如哪天看透红尘,去庙里修行啥的。

谢莫如笑,“我去庙里又不烧香拜佛。”

……

李宣时常来谢家,此番便留在谢家用午饭。

谢尚书心下都觉着,李宣与谢莫如这交情也忒好了些。以往都是谢柏在家,李宣过来,谢柏会叫了谢莫如过去一道说话,如今谢柏都外放了,李宣干脆直接上门,大大咧咧的来拜访谢莫如,你俩啥时候有这么深的交情啊!

午后李宣告辞,谢尚书悔的够呛。

他已通过老妻从贵妃女儿那里知晓,李宣之所以能说服北岭先生,完全就是谢莫如给李宣出的主意。说到这个,谢尚书就更悔了。

天地良心,宁祭酒的确是来他家里发牢骚,抱怨江北岭太难说话。至于为什么没将江北岭欲离帝都之事告知谢莫如,实在是先前觉着谢莫如对于江北岭来帝都之事挺抵触的。但陛下却是希望江北岭留在帝都,如今满朝都在想法子留下江北岭,谢尚书是担心谢莫如给拆台,才没告诉她的。谁晓得谢莫如转头想了这么个绝妙法子,结果,给了李宣。

谢莫如不会多想了吧……唉,其实依谢莫如的脑袋,不多想也不可能啊。

这个,要怎么跟莫如解释解释,别叫莫如误会了才好。

谢尚书都后悔,与老妻道,“真不该瞒着莫如。”白便宜了永安侯府。

谢太太道,“你不是跟我说莫如不喜欢北岭先生留在帝都么。”

“是啊。”谢尚书想了想,决定还是要跟谢莫如澄清一下,毕竟于今时于将来,都不易同谢莫如留下嫌隙。

于是,谢尚书尤其在晚饭后,把谢莫如叫到书房道,“哎,我还以为你不喜江北岭留在帝都呢,就没同你说江北岭这事儿。”

谢莫如其实真没把谢家瞒她之事放在心上,谢家瞒她,是谢家的损失。谢莫如有些了然,“这个啊,没关系。只要不是因为宁祭酒就好。”要是江北岭因宁祭酒留在帝都,她有何喜。如果江北岭是因她的提议留帝都,自然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