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变色 - 千山记 - 石头与水

第80章 变色 - 千山记 - 石头与水

谢尚书走一步臭棋,自此倒是对谢莫如知无不言了。

倒是三老太太私下同回娘家的闺女谢燕道,“你说,永安侯世子是什么身份,怎么同莫如那般熟悉,他一个外男,莫如可是闺阁小姐呢。”

谢燕冷笑,“这谁晓得,那丫头,您老是知道的,一向邪里邪气、古里古怪,她的事儿,不要说咱们,怕是大嫂子也说不明白呢。”

三老太太叹道,“你不知道,这可不是以前了,你大嫂子对那丫头,百依百顺哩。就是莫忧,现在也得差那丫头一头哩。唉,我又不好说,我一说,你大嫂子又不高兴,也不知被那丫头给下了什么蛊。”

母女两个唧咕一阵,也便罢了。

谢燕既回娘家,尚书府自要走动。谢燕见了谢莫如一身烟紫长裙,领袖裙摆皆刺绣精致,不禁笑道,“莫如这身衣裳好看。”

谢莫如情知这话未完,望谢燕一眼,就听谢燕继续道,“我带了些大红的皓纱,不知莫如你喜不喜欢?”

谢莫如淡淡,“姑太太既然有赐,只管给我,我纵是不喜,留着赏人也是一样的。”

谢燕当即噎死。

谢莫忧与谢燕关系不错,给谢燕解围,笑,“大姐姐一向风趣,姑太太尝尝这茶,娘娘特意赐给祖母的,祖母等闲可不给人吃。”

谢燕咽下这口气,端起茶来吃,僵硬的笑笑,“这茶是不错。”

谢太太温言悦色,“阿燕你喜欢,走时给你装一罐。”

谢燕笑,“既是贵妃娘娘赏的,大嫂子怎好给我。”

“咱们自家人,何需见外。就是娘娘知道,也是允准的。”谢太太与谢燕说一些闲话,至中午留谢燕用饭,谢莫如却是回了杜鹃院。及至谢燕告辞,却是笑也笑不出的。

谢太太私下劝谢莫如,“阿燕就是这个脾气,何需与她一般见识。”

谢莫如道,“祖母放心,我并未与燕姑太太一般见识,只是想着燕姑太太回婆家怕要将我之事细禀,她要一无所知,岂不叫她白来一趟,索性给她些谈资,也好让她与宁太太有个交待。”

这善解人意的一番话,虽有离间之嫌,却也入情入理,饶是谢太太明知谢莫如对宁家向无好感,也不禁对宁家起了疑心:这的确是宁太太能干出来的事啊。依宁太太的道行,倒不必刻意打听,淡淡几句就能套了谢燕的话出来。

谢太太叹口气,“亲戚多了事便多,罢了,咱们自家过日子就是。

谢尚书道,“宁祭酒虽有意,陛下还未表露心意。倘我上书令南安侯开府,再在宁祭酒之事上表章,怕要被人误会是为将来的太子开道了。”

“陛下还未表露心意么?”谢莫如有些不大信。谢尚书幸而脸皮够厚,笑,“半点儿都瞒不过你。陛下倒是有意,只是宁祭酒刚升的国子监祭酒兼东宫詹事。原礼部尚书王尚书为诸皇子讲习经史,王尚书年迈,三次上折欲致仕,陛下已经准了。皇子师之位,原本陛下嘱意北岭先生,如今北岭先生要主持筑书楼之事,已无暇他顾。宁祭酒……”

谢尚书有些难言,谢莫如道,“宁祭酒于北岭先生之事颇多失手,陛下如何又会许以皇子师之位,我倒也觉着奇怪。”

“莫如,北岭先生毕竟是宁祭酒请来帝都的。如果北岭先生最终回了江州,陛下还有可能会迁怒宁祭酒。北岭先生最终留下,那么,宁祭酒便只有功没有过。”谢尚书道,“这件事,宁祭酒还真得谢你。”

谢莫如一向对宁家颇有看法儿,如今知道自己阴错阳差的帮了宁祭酒一回,谢尚书觉着谢莫如怕会心里不大痛快。不料,谢莫如面色依旧,就事论事,“我依旧不能理解。”

“许多事,你毕竟没有经历过。”

“不对。”谢莫如笃定,“这里面,必有我不知道的内情。”

谢尚书此生倒不是第一遭遇见谢莫如这样理智冷静的女人,只是,多年之后,再面对这种女人,谢尚书难免有些不自在,最终道,“宁祭酒也是简在帝心之臣。但凡陛下想抬举谁,总有理由。”

谢莫如眯一眯眼,“如果祖父没有瞒我,怎么看,宁祭酒也不似有意皇子师一职的。”

谢尚书大有不悦,道,“我还能骗你?”

“不是这个意思。”谢莫如道,“宁祭酒凭功绩凭资历,想做皇子师太勉强,何况他本身还兼着东宫詹事,虽说如今还没有东宫,可既为东宫属官,怎能再为诸皇子之师?还是说,宁大人以后是想升太子太傅?”

“胡说,太子太傅是何等要职,一向是内阁相臣兼任。”谢尚书倒是相信宁大人野心不小,可话说回来,朝廷里这些大臣,除了没本事的,谁不想入阁为相呢?

谢莫如问,“那依祖父看,宁大人以何能兼任皇子师?”江北岭不一样,谁要有江北岭那样的声名,不要说皇子师,就是他突然成了帝王师亦不稀奇。

谢尚书道,“倘陛下心意若此,想来诸臣不会在此事上大加反对。”

这就是了,甭看宁祭酒不够格,但他简在帝心,连谢尚书都得承认。谢尚书道,“但也难免有御史多嘴。”这也是宁祭酒先来谢家走关系的原因之一。

谢莫如心下一动,道,“皇子师之位,盯着的怕是不只宁祭酒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