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从思维导图分析开始 - 给你个门店,你该怎么管? - 张谦
上对老板,下对导购,店长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新的一周开始了,李芳带着上一周的思考和总结,投入了工作之中。
周二中午,两个年轻的女孩子走进了家具店,一看就知道,她们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估计工作不忙,趁中午跑出来逛一逛。
“你看,这个书架挺有创意的。”女孩子跟身边的女伴说道。
“嗯,不过,我刚才看到的那个书柜也不错。”女伴似乎不太满意。
第一个女孩子显然有点不高兴:“你看了十分钟,还是做不了决定,干脆让你男朋友选吧。早知道,你就应该画一个思维导图,这样计划就完整了!”
“你以为思维导图是万能的啊!”后者翻了一个白眼,显然,她们已经是不用太在乎礼节态度的密友了。
送走两位顾客,李芳在心里记下了一个词:思维导图。
这天晚上,李芳一回家,就来到电脑前,她很想知道,女孩子口中可以用来做计划的思维导图到底是什么。
很快,李芳掌握了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
李芳在自己的QQ空间写下了自己的学习笔记:
所谓思维导图,就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这种工具看上去简单,人人都能使用,但又非常有效,可以说是具有革命性特征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不同主题按照相互关联、隶属的层级关系进行表现,其中主题关键词、图像和颜色都有着相互连接。这样,就能加强人们的记忆,帮助人们进行思考。
弄懂了什么是思维导图,李芳忽然想到,自己也可以尝试着画一张思维导图。
做哪方面的思维导图呢?
李芳觉得,还是从最近思考最多的“店长角色”问题下手。
说干就干,李芳马上从网上下载了思维导图的制作软件,然后开始动手做起来。不做不知道,做起来李芳才发现,即使在纸面上“COSPLAY”(角色扮演)一下店长,也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夜色眼看要深了,李芳看了看没有完成的思维导图,不舍地关闭了电脑。
第二天晚上,李芳继续在电脑前忙碌了两个小时,将店长角色前前后后想了个遍,做出一张效果不错的思维导图。
周四中午,李芳带着这张思维导图,来到了周大哥的办公室。
周大哥看懂了图,笑着表扬说:“李芳,你对店长角色的理解还真挺全面的。”说完,他提起笔,修改了其中几处。
“周大哥,您修改过了,这张图应该就算通过考核了!”李芳一面接过导图,一面高兴地说。
周大哥说:“是吗,那你能解释解释这张导图吗?”
李芳有点不自信地说:“那我要是说的不全面,您要给补充一下。”
周大哥鼓励地点了点头。
李芳来了勇气,便像一个真正的店长那样说了起来:“店长的职责,是店面管理。店面管理,分成四大方面——人的管理、货的管理、店的管理和其他管理。”
“首先是人的管理,其中包括招聘、职责规范、培训、绩效考核、激励和员工关系,等等。这里面的工作内容还可以继续分出层级。例如,职责规范包括:分级规范、岗位描述、工作流程、能力描述;培训包括:职业素质培训、心态培训、工作技能培训、产品培训;绩效考核包括:自我评估、心态评估、业绩考评、行为考察、事件评估、晋升评估;激励包括:薪酬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行为激励、情感激励、认可称赞;员工关系包括:文化活动、工作与生活关怀、心理疏导和团队沟通。”
“其次是货的管理,包括定价,陈列,进货、销货和存货,竞品分析,等等。这里面,店长最应该注意的是陈列,包括配饰、颜色、产品的搭配;进销存货包括:量化分析、周转率;竞品分析包括:产品分析、价格分析、营销分析、管理方式分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