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二〇二八年,华夏国、青州、东府市,金县南湖小区。 阳春三月,月朗星稀,时间已经是凌晨四点,三号楼三层西户,依然灯光大亮,敞开的窗户中,不时的有话语声响起: “治疗,看好坦克的血!” “一队小德,战复三队萨满!” “很好,很好,保持这个节奏,这一把我们肯定能过!” 退过窗户望去,屋内是一位体形健硕的男子,半躺在沙发椅上,戴着网游设备玩游戏。 众位看官八成已经清楚,此人是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宅男,凌晨四点依然在率领着团队推BOSS,可真是有够敬业。 或许有的看官会反驳:“玩游戏玩到四点的宅男,比比皆是,有什么稀奇的?” 宅男并不稀奇,如果是一个年近六十的老牌宅男呢? 不错,此人正是一位年近六十的老头,也是本书的主角。 一个年近六十的老头,在家玩游戏玩到凌晨四点,没人管他吗? 他的家人呢? 显然,他没有家人! 老宅姓王名爵,是一位老牌的单身狗,自从二〇〇〇年,唯一牵挂他的姥爷去世后,王爵便结束了笑话般的婚姻,一个人生活至今。 二十年几年来,王爵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网游世界中,不管是《传奇》,还是《天堂》,亦或者是《魔兽》,皆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耶!” “终于过了!” 随着欢呼一声响起,王爵和他的团队,经过了十六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全球首推了当前版本的最终BOSS。 BOSS倒地后,王爵正要上前摸尸体分装备,忽然间眼前光芒大放,光芒过后,王爵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处芳草萋萋,古树参天,处处葱葱郁郁的世界。 “勇士,欢迎来到艾泽拉斯! 一道优雅的女声响起,音色清脆,音质性感,王爵顿有‘一阵清风拂面,吹散心头阴霾,一阵甘霖降下,滋润久旱心田’的感觉。 “这声音真是好听,竟令我这年近六十的老头子,有了心猿意马的感觉,若是工会里的小年轻听到,那还了得?” 念头尚未落下,王爵眼前又是一道金光闪过,金光过后,一位白衣银发,精致典雅女子,俏然出现于王爵面前。 女子美丽的容颜,瞬间惊呆了年过半百的王爵,刹那间,他的脑海里冒出了许多有关美女的成语:明眸善睐,柔情绰态,肩若削成,腰如约素,肤若凝脂,瓌姿艳逸…… 然而,所有的成语都无法概括她的美丽,真真是美的不可方物。 作为魔兽世界的资深玩家,王爵很快猜到了美丽女子的身份,她就是艾泽拉斯世界的唯一真神:月之女神艾露恩。 艾露恩樱唇轻启,缓缓的道:“勇士,当前的艾泽拉斯,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艾泽拉斯需要你的帮助,艾露恩需要你的帮助。” 随着沁人心脾的话语落下,一道熟悉的任务界面出现在王爵面前。 任务:帮助月之女神艾露恩重聚神格,重建艾泽拉斯世界。 任务说明:燃烧军团领主黑暗泰坦萨格拉斯降临艾泽拉斯世界,艾泽拉斯世界的唯一真神——月之女神艾露恩亲身迎战萨格拉斯,不敌战败,为了不被萨格拉斯奴役,艾露恩引爆了艾泽拉斯世界之力。 世界之力的爆炸虽然逼退了萨格拉斯,却也使得整个艾泽拉斯分崩离析,更使得月之女神艾露恩神格破碎,从而跌落神坛,勇士,你是否愿意帮助月神艾露恩凝聚信仰之力,助她重聚神格,重建艾泽拉斯? 【接受】【拒绝】 当然要接! 这个任务可是月之女神发布的任务,而且是推到当前版本最终BOSS才有资格接到的任务,它的奖励肯定不同寻常! 王爵伸出右手,轻轻的点击了【接受】。 然而王爵没有想到,他刚刚点击完毕,眼前就是一黑,瞬间失去了意识! 女神的嘴角轻轻扯起,露出了略带狡黠的嫣然一笑,随即,她的手臂轻轻一挥,周围的整个空间急剧缩小,最后形成了一颗绿意盎然的小树,径直的飞入王爵体内。 一道信息从王爵的灵魂深处响起:“获得任务道具——月光林地!” …… …… 众会员满心期待的等着会长摸尸体分装备,却不料会长的角色一动不动。 “会长!” 没反应! “会长,睡着了么?分了装备再睡呀?” 会长的角色还是没反应! “会不会是上厕所了?” “有可能,等等吧!” 众人等啊等,等啊等,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 足足过了十几分钟,会长的角色依然不动,众会员越来越烦躁,七嘴八舌的声音从音箱中传出: “会长到底怎么回事?” “难不成要黑装备?” “不会吧,咱们工会已经成立二十多年,别说黑装备了,就算是一个金币也没黑过!” “没错,会长的信誉不是盖的,” “谁能联系到会长,赶紧联系一下,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我来,我来!” 知道王爵电话的工会副会长,急忙联系王爵。 “怎么样?” “联系到了没?” “没人接!” “会长到底怎么了?” “听说会长是个年近六十岁的老头,熬夜这么长时间,不会出了什么意外吧?” “会长是个年近六十的老头吗?可他的声音很年轻啊?” “是啊,怎么听都不像年近六十的老头?” “会长的心态很年轻,跟我们这些年轻人没有代沟,他若是不说,我也不知道他是年近六十的老头。” “会长要真是年近六十的老头,陪着咱们熬夜到凌晨四点多,会不会出事呀?” “很有可能!” “那还等什么,赶紧给会长所在地打电话报警吧!” 十分钟后,金县的公安局110报警中心的值班人员,赶到了王爵家中,看到了头戴游戏设备,含笑而逝的王爵! 次日,一位网友将此事上传了朋友圈,瞬间引发热议,无数圈友纷纷转发,呼吁大家;“关心孤巢老人,杜绝悲剧发生。” 只是这一切,王爵永远不会知道了…… 第1章:重生姥爷家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 一阵悠扬的喇叭声,唤醒了沉睡中的王爵,他眯着眼睛皱了皱眉头,不满的抱怨道:“什么年代了,还放这么老的歌,一大早的扰人清梦,谁家这么没有公德心……” 睁开双目,映入双眼的竟然是黝黑的屋顶,黝黑的房梁,黝黑的檩条,黝黑的椽子,以及黝黑的苇席。 眼前这熟悉的的场景,唤醒了王爵久埋心底的记忆,在王爵的少年时期,每天醒来都是看到这样的屋顶,屋顶之所以处处黝黑,是十数年饱受烟熏而成。 王爵的眉头深深簇起:这样的老房子,在九十年代就已经逐渐拆除,两千年后,这样的房子已经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就算是偏远的农村也难得一见,如今已经是二〇二八年,怎么会有这样的老房子? 这究竟是哪? 我怎么会在这? 莫非有人恶搞我? 不对啊,我年近六十,膝下无子无女,退休后朋友近乎绝迹,邻居都很少往来,谁会恶搞我? 莫非是自家工会的那帮小娃娃们? 就在王爵胡思乱想的时候,喇叭声再次响起:“喂,喂,全体社员注意了,全体社员注意了,大队黄牛摔断了腿,治不好了,村支部一致决定杀了吃肉,下午收工后,各家到大队部领牛肉,按人头分,每人半斤……” 我没有听错吧,好像是姥爷的声音? 王爵一边想着,一边坐起身来,当他想要掀开盖在身上的薄被坐起身的时候,自然而然的看到了抓着被子的手。 映入眼中的手臂,瞬间令王爵懵逼:眼前这支手臂又细又小,怎么可能是我的? 王爵虽然是纤瘦修长的身材,但他的手臂非常强壮,就算老了缩水,也不应该缩的这么厉害啊,这明显是一个小孩的手臂,而且最多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孩。 发生了什么情况? 莫非…… 王爵一把掀开了盖在身上的薄被,看向棉被下的双腿。 棉被下的双腿和方才所见的手臂一样,同样是又细又短。 王爵狠狠的掐了一把大腿内部的嫩肉,腿部传来的巨痛告诉王爵;这不是做梦! 穿越? 重生? 王爵不玩游戏的时候,经常游荡于各个小说网站,穿越重生的小说不知道看了多少,他很快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然而他想不通的是:人家都是出车祸重生,触电重生,我好像没死啊?怎么好端端的重生了呢? 难不成是玩游戏的时间太长,猝死? 算了,管他呢! 对于年近六十的王爵来说,能够重生可真是撞了大运,且不说他上一辈子是那样的失败,就算换一个一辈子很是成功的老头,亦或者换一个身家亿万的老头,让他拿出全部家当换取重生,他也会高举双手立马答应。 对于所有身体机能大幅度下降的老头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返老还童更令人向往! 王爵转身向外环顾屋内,此刻可以确定,他不仅重生了,而且重生到了小时候,这里应该是姥爷家,刚才喇叭里传来的声音,就是姥爷的声音。 姥爷家的院子位于王寨子乡王寨子村中心,院内正房是六间一体的砖瓦房,中间用一面实墙将六间房一分为二,西首三间,东首三间。 这样的房子,别说是王爵小时候,就算到了八十年中期,依然是非常时髦的存在。 王爵所在的屋子,正是东首三间,屋内最东边就是王爵身下的土炕,中间正门处,靠墙放置着一张黄花梨八仙桌,桌子两边是一对鸡翅木圈椅,房子的最西端,靠墙摆放着一张雕龙画风紫檀拔步床。 这些东西太熟悉了,王爵买房娶媳妇,用的就是出售这些老家具的钱。 姥爷出生于1911年,1937年参加了军队抗日,他曾经在抗日战场上砍下十几个鬼子的头颅,身上受过三处枪伤,荣立过一次二次等功,一次特等功。 八年抗战结束后,姥爷伤重退役,回到老家金县开展工作,解放后,姥爷担任了金县王寨子乡的最高领导,并且一干就是十几年。 王爵出生的时候,姥爷已经从公社领导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但他依然担任着王寨子村的村支部书记,另外,姥爷的身上有功夫,而且颇为强横,回到金县后,先后收了几十个徒弟,这几十个徒弟分布在王寨子公社辖下的各个村庄,经过数年的发展,早已成为各村的话语人。 有这些徒弟给姥爷撑腰,姥爷纵然不再是公社的领导,在王寨子公社这一亩三分地上,也没人敢驳姥爷的面子。 …… 院门处传来“吱呦”一声,有人开门而入。 王爵赶紧躺回了被窝,他还没有想好怎样面对家人,只好盖上被子装睡。 脚步声越来越近,推门进屋,走到王爵的身边停了下来。 一只纤细却又粗糙的手掌摸了摸王爵的额头,随机一道温柔清脆的女声响起:“谢天谢地,终于不烧了。”语气中满满的惊喜。 声音非常熟悉,纵然时隔五十多年,王爵依然没有忘记,他清楚的知道;来者是他的母亲,是他八岁时,受到家庭暴力,早早撒手人寰的母亲。 失去了母亲以后,王爵孤僻了很内疚,在失去母亲的那些日子里,王爵最喜欢的就是夜晚,因为夜晚可以做梦,可以梦到母亲那温柔的目光,可以梦到母亲慈祥的声音。 只有梦到母亲的时候,王爵那孤独的心灵,才能得到一丝慰藉。 然而,梦只是梦,梦醒之后,王爵只能再次陷入痛恨之中,痛恨自己当初的弱小,痛恨自己不能保护母亲。 重生而来,母亲还在,王爵打心底里感谢万千神佛,既然母亲还在,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彻底的改变母亲的命运。 为此,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第2章:生不逢时的母亲 上辈子,王母逝世后很长一段时间,王爵都在埋怨姥爷: “你这么厉害,为什么会把母亲嫁给一个喜欢暴力的父亲?” “就算你事先不知他的为人,以后也会知道吧?你为什么不替母亲撑腰,狠狠的教训父亲?” “要是你多多看顾母亲,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 直到王爵渐渐的长大,才慢慢的明白了姥爷的无奈。 姥爷共有二子三女,母亲是姥爷最小的女儿,姥爷是1911年生人,1928年成亲,他去当兵的时候已经是1937年,那个时候,大舅、大姨、二姨已经先后出生,二舅已经怀在姥姥的肚子内。 姥爷不在家,姥姥的日子过的非常辛苦,生小舅舅的时候难产伤了身子,自那以后,姥姥一直没有受孕。 直到姥爷回家,姥姥的日子好过起来。 日子好过了,姥姥的身子逐渐的好转,几年的调养之后,年过四十的姥姥怀上了母亲。 或许是姥姥生身子没有完全好转,又或许是因为姥姥的年纪过大,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母亲出生时非常的瘦小,出生后经常闹病。 姥爷费了不小的劲,才让母亲磕磕绊绊的长大,八成是因为先天的原因,母亲的身体非常纤弱,在王爵的印象中,似乎有一阵清风吹过,就能把母亲吹到天上去。 若是在二十一世纪,母亲这样的纤弱美人,肯定会受世人追捧,但在那个时期不行,母亲这样的身体,不附和那个时期的审美。 在那个时期,特别是乡下,大家都喜欢屁股大,腰身粗,身板厚实的女人,仿佛只有这样的女人才好生养,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吃苦耐劳,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侍候好公婆,照顾好儿女。 当然了,凭姥爷在金县的地位,纵然母亲身体纤弱,找一门好亲也不难,怪就怪大舅只生了四个女儿,二舅舅也没生下儿子。 若仅仅舅舅无子还则罢了,关键的是:大姨和二姨同样只有女儿,没有儿子。 有舅舅和姨妈的先例,熟悉姥爷人都认为;姥爷子女的血统有问题,他们很有可能生不出儿子。 姥爷很想给母亲说门好亲,然而在这个时代,传宗接代是重中之重,就算姥爷的面子再大,也没人敢冒着绝嗣的风险求娶母亲。 也不是完全没人求娶母亲,但是,来者要么有缺陷的残疾,要么是年纪大的鳏夫,母亲是姥爷的小女儿,也是唯一让姥爷操心长大的孩子,她是姥爷的心头肉,姥爷怎能把母亲嫁给哪些人? 就这样拖着拖着,母亲的年纪慢慢的过了二十岁。 七十年代之前,大部分农村的女子都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成亲,有的更早,母亲这样过了二十的女子,已经算是老姑娘。 随着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外面的风言风语也就越来越多,母亲渐渐的成了生不出儿子的代名词。 就在这个时候,钱家村的老钱婆(王爵的奶奶),遣媒来为他家的大儿子(王爵的父亲)求亲! 钱家为什么不惧流言呢? 一个字:穷! 非常的穷! 老钱婆是钱李屯的人,钱李屯位于王寨子乡的边缘,再往西便是一座占地数里的沙土岗,因为紧挨着沙土岗,钱李屯的土地沙土化非常严重。 沙土化的土地并不适合种粮食,这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产量很低,大约只有正常土地的六到七成。这样的土地更适合种西瓜,花生,地瓜,土豆等农作物。 只不过,那时候不允许自由买卖,钱李屯若不种粮食,拿什么交国家的公粮任务? 因为产量不高,钱李屯是出了名的穷,成年劳动力一天的公分,只有一毛多钱。 老钱婆年轻时就没了老伴,独自一人拉扯着四个儿子长大,也幸亏是赶上了数年大锅饭时代,她的四个儿子才得以顺利的长大,大锅饭政策打破后,一家子的困难可想而知。 对于快要活不下去的钱家来说,生存和传宗接代,自然是前者更为重要。 或者说,钱家倒是想传宗接代,但他们没有传宗接代的条件,全家只有两间茅草屋内,一家五口挤在一个土炕上睡觉,就这样的条件,那怕女方不要彩礼,娶回来住哪儿? 盖房子? 土胚房虽然并不值钱,并不意味着人人都盖的起。 一间土胚房的面积大致是一丈方圆,房间的面积小于九个平米,一般人家盖房子都是一盖三间,隔断一间为里屋,其余两间为外屋。 这样的房子需要多少材料,盖下来要花多少钱呢? 东府地区有个顺口溜,说的就是土胚房的基本材料: “三间房,两千胚,十五根檩条一架梁,一层地基二百砖!” 地基至少垒五层,五层就要一千砖,就算每块砖只要两三分钱,加起来也要二三十块。 东府市是平原地带,这边适合做檩条的木材,价格便宜的只有杨树,锯一颗做檩条的杨树,至少上缴大队二块钱,十五根就要三十块。 房梁需要用榆树,一架可以做房梁的榆树至少要五块钱,再加上门窗,苇席、白灰等等杂物,三件房盖下来,差不多需要一百块钱。 钱家屯的人工每天只有一毛多,这些公分全部换成粮吃,也只是饿不死而已,根本没有多余的公分换钱,因此,钱家没有一点现金收入。 年年拉饥荒,岁岁有欠账,没有一点现金收入的钱家,根本盖不起房。 有道是穷则思变,变来变去,老钱婆的目光投向了家境富裕的王母。 在老钱婆看来,母亲的优点大于缺点。 不能生儿子怎么了,总比打一辈子光棍强吧? 再说了,家里有四个儿子,就算老大无后,不是还有老二老三老四嘛! 老钱婆更看重的是:母亲在公社中学后勤处,有个临时工的工作,每个月都有十几块钱工资。 每个月十几块钱,几乎是钱家的收入总和,若是能把这笔工资糊弄到手里,拿出一半家用,家里就能吃饱穿暖,其它的攒起来,最多攒上两年,二儿子就能去上媳妇,以此类推,五六年后,儿子们都能娶上媳妇。 等儿子们都娶了媳妇,等将来日子宽裕了,大不了重新给老大找一个。 本着这样的想法,奶奶托媒来到了姥爷门上。